董小姐肯定不懂经济学。
理性的公司老板除非非常必要,否则不会削减工资,为了避免尴尬、维持声誉,或者为了避免员工离心、消极干活,他们都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基本的人性会带来对削减工资本能的抗拒。试想,如果那些有能力的资深格力员工被降薪了,他会想"隔壁海尔的工程师凭啥比我赚的多?",这也是种不公平。
大厂宁可给他们的员工开5万以上的月薪,也不会招只要求2万月薪的求职者,即使他们的能力并没差多少,所以那个只要求2万月薪的求职者就失业了,失业只是市场的行为,可大厂不关心这个,也不会阻碍大厂的发展。
苹果公司每年新的 Iphone 出来时,苹果商店的门口总是排了老长的队伍。苹果公司为什么不在这时候提价呢?等产能跟上来的时候,再把价格调回去呢?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价格临时性的大幅提高将惹怒潜在客户,而排队却不会。事实上,苹果公司曾做出过这样的尝试:2007年,在销售 IPhone 的最初版本时,在销售半个月后,他们将价格从 600 美元下调至 400 美元。结果之前的购买者非常生气,尽管高价可能缩短了排队时间,也保证了足够的供给,却成了苹果公司的公关噩梦,苹果公司迅速发放面值 100 美元的凭证,以补偿高价购买者的损失。
在经济衰退期,如果不想裁员,也不想降低员工工资,那咋办呢?就是提升通胀率。通胀率上升后,我们的名义工资看似没降,可实际工资却降了,就是你的购买力已经不如以前了。
编辑于 2022-05-28 01:48・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