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发函不得用医保支付大规模核酸人群核酸检测费用,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平衡式:核算常态化支出小于等于停工封城带来的损失,然后就可以用常态化核酸来换取不封城不停工了。
难度比较大,需要多部门来配合
核酸常态化支出比较好计算,问题是这个钱由哪个部门出
停工封城带来的损失比较难计算,对个人、企业以及政府各自带来多少损失,尤其是对政府带来的损失,税收损失比较好计算,有正常状况下的数据做对比;管理成本、维稳成本等隐性支出比较难计算,而且牵涉部门众多:需要为核酸常态化支出买单的部门,不一定是停工封城带来损失的部门。
考验决策者智慧的时候到了。
发布于 2022-05-26 19:0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静候晨光 - 0 个点赞 👍
既然已经开始收钱了
能办月票不?能充会员不?马上端午节了有没有什么优惠活动?
查看全文>>
橘子海 - 0 个点赞 👍
.
查看全文>>
nxkdjdb - 15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rinkwater - 1226 个点赞 👍
谢邀。
医保局:咱这真有一头牛。
挺好的,起码能通过财政纪律来限制一刀切。
去年我国医保结余3.61万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是2.94万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是0.67万亿元。
城镇医保覆盖了3.54亿人,折每人有个8300元左右(注意,实际上绝不是这么平衡的);而城乡医保覆盖10.1亿人,合每人660元左右。
(城镇职工就是五险一金那种,城乡居民就是农村和城里灵活就业那种)
一眼就能看出来:农村和城市中下层那10亿人的医保是不能随意消耗的。
就每人660元左右的容错空间,这是一个包了看感冒、做手术、吃慢性病药、生娃的池子。这么个小池子,你就是核酸一次1块钱,也耗不起几次。
而且更艰难的是:10亿人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结余只有6700亿元,所有人都觉得少,但这已经是高强度财政补贴之后了。
去年城乡医保的收入是9700亿元,支出是9100亿元。还有这6700亿元,靠的是多次直接划账。
其实城镇职工基本医保那块,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看似有小3万亿元,但统筹账户的结余是1.78万亿元,个人账户只有1.15万亿元。
说白了:靠的是东部人口净流入省份的转移支付。
一边是经济增速放缓,一边是老龄化加深,我国医保和养老保险的根本问题是一样的:自身难以持续,都会走向对财政补贴的严重依赖。
有份文件叫《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上了岸的胖友估计DNA要抖一下),文件里第86问——为什么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提到了,预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会在24年出现累计赤字。
胖友,今年是22年。
已经是靠统筹账户在支撑,而统筹账户近5年内妥妥出现累计赤字,你还造?
所以医保局的思路很清晰:
口号任君喊,钱别让我花。
医保要是刷不出钱来——容我说句难听的——疫情算个弟弟。这后果,一百个医保局的脑袋也背不起。
要搞大规模筛查和核酸常态化?可以,地方财政,请。
现在压力来到了地方这边。
个人觉得,挺好的。
不管是哪条路线,至少都反对一刀切。而一刀切之所以频频出现,一是因为这事有一票否决权,二是因为大量成本是隐形的。
线下业态蒸发的主要代价在商户和打工人身上,物流断链头疼的是工厂仓库。更深远的经济影响得几年后才全面爆发,那时候人已经不在这了。
切,A4刀法,都可以切。
现在把压力逐渐逼回到地方财政身上,有钱你就测下去,没钱你就看着办。土地财政都普遍打七折了,不要拿口号说事,哭也要算时间。
我相信只有逼到这个地步,很多地方才会真正精细化、效率化起来。
发布于 2022-05-26 12:2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王子君 - 120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4286 - 1082 个点赞 👍
这是很现实的博弈。
大规模核酸从来不是没有成本。
我们先抛去这个该不该的问题,只是来讨论下这不同部分在这个时候的站位和责任就好了。
对地方来讲,大规模核酸的成本是很难承担的,尤其是奔着常态化走之后,靠财政买单是扛不住的,一两次还好,长期的亏空是没法交代的。
所以地方就想打医保的主意,毕竟县官不如现管,房地产盖楼的资金都能挪,医保为啥不能啊?
再说,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怎么能说挪用不是?
但医保是不可能愿意的,如果地方都这样搞下去,那医保很快就空了,后续出现问题可咋办?
医保是要管病的,你等空了全国人民看病的时候医保没钱怎么办?
这时候锅不就甩给我医保了?
一句话理解版本:
医保和地方都没余粮了,都想让对方出钱,然后让对方担责。
这其实就是《大明王朝》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他没有一开始歌颂什么盛世,也没有王侯将相,只是所有人都聚在了精舍之内,讨论起了大明王朝的财政问题。
缺钱,是一切的根源。
大明王朝最经典的结局也在这里,最后不管是严嵩改稻为桑为好,还是徐高张的改稻为棉,都改变不了国库亏空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什么事都不好说。
历史总在重复,变得是博弈双方,不变的则是永恒的话题。
地方财政出钱,承担者是老百姓,于是你看到了不断发债最终实质走向破产的鹤岗。
它已经没法自我输血了。
医保出钱也是如此,疫情那些可以医保报销的药现在已经买不到了,核酸看着免费了,但老百姓特别是老人每月续命药花费又多了,成本负担又重了。
看似这是一个部门间推诿扯皮的故事,但实际这才是“世界没有免费午餐”的现实。
大规模核酸从来不是免费的。
在核酸问题上,财政出,百姓苦,医保出,百姓苦。
编辑于 2022-05-25 21:49・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曹多鱼 - 976 个点赞 👍
釜底抽薪
长期让群众自费做核酸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让一个月就那么两百块养老金的农村老头老太自费48小时测一次核酸?你发他一瓶敌敌畏得了。
而地方财政?今年地卖了多少钱啊?
转移支付?奶牛被掐死咯。
那么最后的结果就很明显了。
不等撞南墙,现在南墙主动来撞你了。
评论区有几位说农村老人不需要做,某中部农业大省这不就制定新政策了吗。
编辑于 2022-05-25 23:3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噬珂 - 8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无聊的我 - 703 个点赞 👍
新风,终于来了。
5月25日下午,各大财经媒体都在疯狂转载一个新闻:
这段拗口的文字,究竟意味着什么,还要一一拆解看。
01
前不久,包括北京、上海、河南、江西、湖北等多地都明确,要在全省(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频率在48小时-72小时不等。
居民如无故不按规定频次检测,或将被限制出行。
比如河南就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样的,将赋黄码,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云南儿童为做核酸,淋雨步行20公里)
这意味着,一个人必须要在3天内做一次核酸,不做很可能寸步难行。
如此,核酸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那做核酸的钱,从哪里来?是企业捐赠吗,当然不是。
这些钱,一般都是财政和医保出。
财政,主要是地方的钱,医保基金,是国家的钱。
实践层面中,财政以及医保承担的比例并不明确,全国层面,也未统一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支付方式。
比如河南,是政府购买,向居民免费提供。
广东则提出,省内参保人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按一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支付,其余由各级财政承担。
而在山东、北京等地规定,所需费用由财政资金和医保基金共同负担。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法律和行政的冲突。
按照我国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医保的职能是保障参保人的基本医疗需求,购买预防性的公共卫生服务并非医保基金的职能。
全员核酸,显然不是医疗服务范畴,用医保基金支付核酸成本,从法律上看,缺少依据。
此外,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中也点明:“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所需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
从经济上看,从医保中掏钱,伤害的则是医保参保人的权益。
毕竟,医保基金是有限的,如果在核酸上用的太多,势必会对广大参保人员造成损失。
甚至会加剧中西部地区医疗资源的不平衡。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核酸检测的费用,医保一分钱不出最好。
毕竟,如果都常态化了,这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据东吴证券研究所的报告指出,按照当前的成本算,中国一年约需花费1.45万亿元在核酸检测上,约等同全国医保余额的一半!
医保的钱花光了,那些重病患者,还能吃得起药,看得起病吗?
02
除了采购的钱之外,同核酸配套的采样点、采样员、志愿者的工资补贴,也会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中新经纬》测算,如果常态化核酸一旦确立,全国范围内至少将新增75万个检测点。
《第一财经》则报道,广东核酸采样员待遇是:
月薪1万到1.5万元,包吃住,有全勤奖、节日福利、五险一金、包住宿和餐饮补贴,工作内容主要是配合街道办或者医院做核酸采样。
财经自媒体“智谷趋势”则10日发文提醒:
对于深圳、上海、北京这些财政收入几千亿的城市来说,一年百亿元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支出,确实不算很多。
但在中国,没有一座城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过万亿的,超千亿的城市也仅有17个。
以江西南昌来说,一年要核酸检测的花费恐高达108.41亿元,占南昌2021年财政收入的22.4%。
办公杂费,以及多笔行政开支还要另算。
支出如此之大,定有不少人盯上这笔生意。
最近,上海和合肥等地,纷纷查出了“假阳性”。
北京也被爆出核酸检测机构数据造假。
虽然官方一再强调:会 “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严惩不贷”……
但依然抵挡不住不法之徒,想尽办法钻空子牟利。
毕竟,多检测一天,多检测一个小区,就有不菲的收入。
想要苍蝇不叮蛋糕,这太难了。
而且,苍蝇也很狡猾,这次北京曝出数据作假,靠的还是突击检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巨利诱惑下,连外卖小哥都能化身成魔,向顾客讨要天价跑腿费。
而面对核酸检测机构的收买,又有多少手握权柄者,能经得起诱惑呢?
怎么办。
还得是扣紧财政的钱袋子。
03
“不得用医保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
一方面利好民生,保障老百姓的医保资金不受挪用。
另一方面,可以调动政府部门的智慧与监管能力。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
“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为经济;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
“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最为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
核酸这件事,让地方花自己的钱,他们才容易心疼,容易省钱。
因为地方财政关系到各级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
财政在核酸上用的太多,势必会给自身的收入带来影响,会造成更大的赤字压力。
如此,内部采购自然能省则省,即便不省,监督部门也会进行核查。
如此,对于核酸检测的加码,如一例阴性,全城核酸10多轮的现象,也会少不少。
老话说的好:穷人办法多。
为什么各大财经门户网站都头条转发这个消息?
因为它很可能会改变当前很多地区过度核酸的局面。也宣誓着:国家除了防疫之外,也很在乎广大群众未来的的医保。
扣住了钱袋子,让罗马的归罗马,让地方珍惜用度,才能把中央“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
“不得用医保核酸检测费用”,一步妙棋!
-完-
发布于 2022-05-25 19:0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木蹊说 - 402 个点赞 👍
二季度以后,孩子缺钱外婆不给了。
外公?你尽管支持外公,外婆没钱了。
谁爱干谁干,外婆没钱了。
呵呵呵呵呵。
还有人不信邪,于是外婆开了个家庭大会,明确告诉你,
不给了,没了,你们想玩,就自己找钱去玩。
=========
有人来问我,为什么他爸还是头铁,继续花?
我只能告诉他,傻孩子,不花钱会被外公往死里打的,
你爸是想先装个怂,反正你爸不是最穷的,外婆不给钱了先被打的不是他。
等最穷的那几个叔叔阿姨蚌埠住了,后面事儿就好办了。
你不要以为这一家子就孙子是忍者神龟啊,叔叔阿姨都是。
活了该了属于是。
编辑于 2022-05-27 15:0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温酒 - 342 个点赞 👍
新闻得连起来看才有意思:
1.河南成立省国资控股的检测公司,并且开始向全省布局常态化采样亭
2.培训核酸检测员
3.宣布全省都要启动48小时核酸
(医保局发函前)常态化核酸是由医保和财政买单,其中医保负担80%,各级财政负担20%。
至此,在理论上可以把医保钱套出来了:
民众交医保→医保出大头的钱做核酸→省属检测公司拿走核酸利润
而且坚持48小时核酸,严格防疫,对官员保乌纱帽极为有利;培养核酸检测员上岗,顺便拉动就业
这波操作可谓是双赢了,花别人的钱保自己的命
可是现在这个行情,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更何况本就不宽裕的医保:
(上图坐标轴最右边正是河南)
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核酸检测,医保终于绷不住了:
4.医保局要求禁止用医保支付核酸
5.期待河南的下一步动作
没人给你出钱了,加上房子难卖自己也没钱,看看这场全省48小时核酸的大剧最后如何收场
2022年,以国家明确今年放弃试点房产税为标志,各地又进入了新一轮房地产刺激周期,但各地的力度并不一样。郑州是第一个全面解绑限购政策的一、二线城市。更重要的是,郑州明确再度启动了货币化棚改,宁可再贷一笔巨款搞拆迁,也要把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活跃起来。
直接原因,是郑州房地产市场近期有急速崩盘的危险,必须赶紧托底救助一把。我们根据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的历年数据,统计了2012年以后郑州市区的房地产销售情况。
去年2021年,郑州市内八区批准预售的新房面积,比前一年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按一般市场规律,这么大幅度的供应下降,应该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强大的支撑作用。但郑州市区2021年的新房销售面积相比2020年,下跌幅度超过30%,成交总金额减少了四分之一还多。同样区域内,去年的二手房交易面积也下降了17%,成交总额更下跌了23%。
房产销售面积和金额双降,已经向产业上游施加压力,打击了土地出让的数量。2021年郑州市宣布全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增加29%,超过800亿,但那是因为2020年受疫情影响,本来就有暴跌。疫情前的2019年,郑州市的土地出让收入已经连续两年下降,但保持在1300亿的水平,现在这800亿明显不够花。
郑州市住房局2020年回复人大代表建议,认为从2019年8月开始,郑州房地产市场就出现了明显下行趋势。到了2021年下半年,河南的私营房地产企业已经基本放弃买地,只有国资背景企业支撑市场。
同时期,新房和二手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几乎都是腰斩式下跌,而且郑州市场上的存量房和未竣工面积还很大,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有可能引发连锁危机,现房和期房都卖不掉。所以郑州市政府顾不得后患,眼下只能把所有可能的刺激政策一次性甩出来,先保持住房价,再说未来。
人口增长缓慢的背景是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根据统计公报,2021年郑州经济增长率多年来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不变价格只增长了4.7%,而全国平均是8.1%。郑州市财政总收入1929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3亿,相对被疫情严重打击的2020年,分别只增长了1.1%和0.3%。扣除通货膨胀,实际上已经下跌了。
(引用自睡前消息公众号)编辑于 2022-05-26 11:3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ATP合成酶 - 280 个点赞 👍
我也是最近才发现一些惊人的事实,在很多网民的认知里:
1. 公务员铁饭碗的钱是郭佳一直发的,永远不会少。体制和民间企业个体户是平行空间的关系。
2. 做核酸的费用是郭佳或者地方zf出钱,是给额外的福利,我们只要配合就完了。对客观世界没有一个准确认知,那么就很容易被各类资讯带偏。
这种情况会导致在任何事情的处理上,我们总是没有及时的纠错机制,一键倒底,最终难以扭转局面。
发布于 2022-05-26 00:0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苏小灿 - 2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玉米 - 25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二民 - 255 个点赞 👍
这个锅首先该卫健系统背。
疫情闹了这么久,奥密克戎都来了半年多。面对疫情风险,哪些岗/人群需要勤检?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大规模筛查/筛查区域多大?
这些事情还没研究明白,也没出个各级别城市乡镇防疫检测指导文件。国家每年给防疫拨款2.5万亿,连个加快检测速度降低检测成本的新技术都没出来。
把责任全丢给一没数据二没专家分析的地方政府,让他们决策,那他们自然要可劲的折腾了。
遥想疫情初期,连街头老大妈都知道陆运口岸要出事的时候,相关部门还一动不动,知道绥芬河爆了才出台文件。
这也是躺平,只不过躺平的姿势不同而已。
发布于 2022-05-25 22:17・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飞跃本屯 - 21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输生 - 14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尽我的颜值去努力 - 144 个点赞 👍
这是试探而已。
医保缺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地方上大量地方政府负债累累,独山县不是特例,某些县政府在当地银行连贷款都办不下来了。
不断的核酸检测,海量的资金投入……
某些和当地政府部门主要领导人的名字极其相似的企业法人和股东们,挣得盆满钵满……
可是……
医保和财政都表示:没钱啊。
医保不愿意掏钱,连基本的医保支出目前都还捉襟见肘。
政府也没钱啊,现在地也不好卖了,疫情影响下大量中小型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税也收不起来。
所以,这个新闻,与其说是禁令,不如说是试探。
通过这样的试探,让普通群众逐渐接受自费核酸检测。
虽然动财政和医保的钱的胆子没有,但是,让穷鬼掏钱的胆子不仅有,还很大!
核酸检测已经成为一个产业链。
要不了多久,核检公务员(防疫专员),核酸检测单位,核区房将依次成为 公招,就业,投资的三大风口。
老王:嘿,老李,听说你儿子考上清华了呀,不得了啊,人才啊!听说考上清华的人,在校期间天天免费测核酸。一年到头,能省出一辆奔驰车。
老李:哪里哪里啊,听说老张儿子成为了 防疫专员,天才哦,不得了。大权在握, 给个县长都不换!
老王: 是的啊,羡慕是没有用的。 我和老伴商量了,再努力努力,争取 70岁的时候,买套核区房, 娃娃都快四十了, 相亲对象说,我们现在住的房子,离核酸检测点太远了,不方便。
老李:唉,还是老张有远见,疫情严重那会儿赶紧联系亲戚帮忙,就注册了核酸检测公司,现在核区房都买了好多套了哦。
老王: 谁叫我们不努力呢!
老李:唉,不说了,赶紧走,测核酸要迟到了,现在核酸检测上征信的,迟到了以后房贷都不好办。编辑于 2022-05-26 10:4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陈果 - 143 个点赞 👍
做核酸为了你们的老人和孩子,钱自然得你们出。什么你不出?你家没有老人孩子吗?你这不孝之子!!!
花你们的钱,把你们关起来,两天捅你们一下,还要你们歌功颂德。
妙妙妙
发布于 2022-05-25 19:22・IP 属地日本查看全文>>
alvitr - 119 个点赞 👍
因为如果医保出钱就会让现阶段防疫最重要的一个立论变得有点尴尬——防疫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全员核酸以及常态化核酸对医保资金的消耗是很大的,同时今年经济不好、失业率偏高,医保的入账也会减少。这种情况下持续动用医保资金,就会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钱就这么多,用来做核酸了,其他人买药看病怎么办?
相信大家关心医保问题的,已经看到了最近很多地区开始出现自付额度提高、无法正常购买报销清单内药物的情况,这其实就是部分地区医保被消耗后被迫做出的反应。
那么问题来了:
防疫是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那用医保支付医药费用就不是了吗?这两者要如何权衡,孰轻孰重呢?
给健康的人做很多遍核酸 vs 给亟需医保维持治疗和用药的病人,似乎也不是很好说前者才是对大家的生命健康负责嘛。。。
因此,从逻辑上,大规模核酸以及常态化核酸的钱就应该是财政支出——因为这个决策就是政府下的,那么相应的支出自然应该由政府来提供。
当然,如果有地方敢于打破陈规,搞常态化自费核酸的话,我看也不是不能突破一下。。。
PS:今天聊天才发现,有地方 21 年的核酸费用还欠着呢。。。这事儿,对财政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
发布于 2022-05-25 22:1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从不毒舌可达鸭 - 119 个点赞 👍
核酸不得用医保支付,地方财政又负担不起,咋办?只能居民掏钱了。
猜一下后续剧本:
核酸检测由居民自费,不得强制,完全出于自愿。
但是,没有48/72小时核酸报告,不得乘坐公共交通,不得出入公共场所。
嗯。
别以为躺平就榨不出油了,不逼一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 ᐛ 」∠)_
编辑于 2022-05-28 17:1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杨文理 - 10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erminus - 107 个点赞 👍
大明王朝自财政开始也自财政而结。
这两年医保亏得妈都不认识,现在既然疫情再来两三年都结束不了,那就只能算经济账了。否则最后医保的锅揭不开大家是觉得中央一年印一万亿往里面砸吗?每两天一次核酸也就是一年一人900块起步。
按照公开数据,再给各地这么用下去,明年就能资不抵债。总不能最后医保百年大计,因为核酸清零了,最后大家永失医保,不知道几个还能看的起病哦。
剩下就是看地方财政能不能出得起了。出得起免费核酸还能继续来,出不起你咋办?
否则咋办,逼着市民每48小时交5块钱嘛?
六月份开始医保不报销核酸了,剩下就要地方财政自己割肉了。
编辑于 2022-05-26 11:1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没救了自动出院吧 - 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75 个点赞 👍
坐标广州,下班就又得去做核酸了,
周一刚做,是的,我前天周一也被捅了。
广州部分区域(低风险)的核酸检测基本上都是暗戳戳的【48小时保质期】啊。
如今,国内多个千万人口级城市和部分省份全域开始推行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
但是,无论核酸检测价格如何下调,相关成本终究还是需要有人承担。
虽然目前全国层面并未统一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支付方式。但有将大规模核酸检测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的大趋势。
而广东省是较早将大规模核酸检测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的省份,按一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支付(80%),其余由各级财政承担(20%)。
《2021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
2021年,全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年末累计结存 36121.54亿元。
这 3.6万亿,会有多少花在新冠核酸检测上呢?
现在紧急喊停,有一定作用吧,
但成本总是存在的,不用医保就用别的,
最后还是分摊到每个人纳税人头上。
说说这个常态化大规模核酸吧,就拿广州来说——
5月20日起,广东省新冠检测价格再降价,全省最高指导价:
➤核酸单人单检价格降至每人份不超过 18元;
➤核酸多人混检价格降至每人份不超过 5元;
➤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筛查、常态化检测的多人混检价格降至每人份不超过 3元;
➤抗原检测价格降至每人份不超过 6元,全省检测机构统一执行。
如果以常态化大规模核酸多人混检价格每人份 3元计算,广州大概有 1800+万人口,
广州一次全市的核酸费用为 5400万以上(不包含人工费、误工费)。
如果以核酸 48小时保质期为标准,即一周至少 3次,至多 4次的检测,
一周的核酸费用为 1.62亿~2.16亿(不包含人工费、误工费)。
医保基金支付比例按 80%算就好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只是广州的。不是经济学专家,只是很粗浅的计算。看看就好。所以核酸检测这事情,一定要精打细算,
把钱花在刀刃上(重点流动人员的检测),
而不是漫天撒“安慰剂”,
我觉得对于低风险地区普通人群的核酸检测,
一周一测算是比较合理的频次了。
很多冤枉钱真可以省下来,
用在新冠救治和医疗储备上。
因为我上次已经说过,
美国的 BA.2.12.1很快就要赶上 BA.2,
只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已经全面超过。
这个传播力和免疫逃逸都比 BA.2厉害的毒株,
只会让国内的防控难上加难,
真正的硬仗在后头,
但是,又能怎么办呢?
图源@美国CDC 发布于 2022-05-25 18:1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39健康网 - 40 个点赞 👍
医保局就一个意思,地方想搞保帽子防疫你们自己掏钱。我医保局又不是凯子也不是软柿子
那么问题来了,为了保住帽子又不想花钱的人,该找哪些软柿子来掏这个钱呢?
编辑于 2022-05-25 23:22・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听风君 - 38 个点赞 👍
好顶赞!
医保局的同志这一招釜底抽薪,才是真正的高明。
大规模核酸从来不是没有成本的,而是你我他的医保堆起来的。
只有从根源上堵住这个口子,疫情才能真正的结束。
如今我们的特效药也逐渐下马了,再这么大规模输送利益,失业率飙升不说,国家也会变穷。
而且最离谱的是,现在的钱根本没有在医疗资源上进行有效投入,都是一次性投入。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医院,医生,护士,以及应对大规模传染病的治疗方案。
这样即便这次我们吃了亏,下次还能补上,反正以后还会有别的传染性疾病,不如未雨绸缪。
可现在,我们却疯狂在这种没有后续收益的项目上投资。即便我们真的扛过去了这一轮,那后续再来更厉害的传染病,我们怎么办?接着封城?
我敢说,上海那种封城再来个两三次,我们将会面临东汉末年一样的困境,因为这样做已经严重损害被封地方和当地百姓的利益了。
编辑于 2022-05-26 16:32・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迷糊的糊糊涂涂 - 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明黎 - 28 个点赞 👍
抖音上看到,本地最新的通知是,常态化核酸检测,是免费测的,费用由各县区全权承担,但没说是否使用医保社保费用。然后每个社区和村庄内,根据居民村民数量,设置一到两个核酸检测亭。注意是社区可不是小区,如果是多个居民较少的老旧小区家属院组成的社区,基本上那个社区就只设一个核酸检测亭,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所在的那个小区附近。像我家所在社区管辖3个小区,中间隔条马路,路南1.5个小区大约18栋楼共用一个核酸检测亭(其中1个小区4栋楼因围墙原因,很可能就近到一路之隔的隔壁街道办事处去测核酸),路北2.5个小区(包含另一个社区下属小区,和我家社区之间不设围墙)大约76栋楼共用一个核酸检测亭。感觉分配的不合理,不知道会不会再调整。
我们市从6月1日开始就要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了,每48小时就必须做一次核酸检测,而且目前为止并没有通知常态化核酸检测是免费测,那么大概率需要自费。不做的话,应该会变黄码不能进入公共场所。现在已经实行进入餐馆需持48小时核酸证明了,就算是打包带走不堂食,没有核酸证明一样不准进店。
抖音上当地舆论争议很大,但没什么卵用,到了6月1日,支持的和反对的人统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服从。
编辑于 2022-05-26 21:5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