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型私营企业是东北经济衰退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关门打狗模式也是在这一前提下的特殊牟利之道,而不是说东北的官员就不懂孵蛋养鸡的原理。
毕竟国朝延续历代惯例,中高级官员异地任职。反正我在家乡的时候,衙门里的大老爷有过江苏的、河北的、广东的、陕西的,当然还有隔壁吉林的和省城的,不过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为什么说这个,目的就在于说明“东北官场”它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是藩镇,更不至于出现塔斯马尼亚岛现象,,,
铁锈带在市场经济下本来就难解,加上东北内陆的区位还属于铁锈带里偏差的一类,官资内幕交易对于衰退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
不然为啥官资势力同样巨大的内蒙山东,经济表现好的多?
另外某些人既然知道看得见的手不干好事,那为啥它自称要“保护企业家”时,却又马上相信它可能干好事了?
看样子是新自由主义的信徒——“政府要大管管,尤其是管管劳动力,不过唯独不要管企业和市场”。
可惜东北玩新自由主义的结果就是它的现状——能坐地长久收钱,谁杀母鸡?
直白点说,在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之下,总有地方要穷,哪怕是相对的穷。而在目前的契丹,很不幸,东北就是这些地方之一。
你瘦是因为营养不良,而不是说把你打肿了你就不缺营养了。黑龙江不是因为官企比例高才经济萧条,而是因为经济萧条私企都活不下去,官企才比例高。卖掉黑龙江的官企,进一步鼓励自由竞争的结果不是百花齐放,而是无论官私大企业,都没有了。就算把黑龙江的官员全革职,从广东换一批过来,结局也很难有变化。
作为东北出来的人,我挺感慨的。当年指望着大手保就业,今天又指望着大手保企业,问题是大手为啥非如你的愿?
发布于 2022-05-27 17:51・IP 属地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