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我站芬达。
中国的饮料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可乐系的产品利润都不高,属于以低价维持市场竞争优势地位了。
如果说可口可乐系的产品涉嫌低价倾销,打压竞争对手,我倒更相信一点,说是暴利,恐怕依据不足。
我们看一下中粮可口可乐的年报:
(注:中国食品是中粮可口可乐的大股东)

2021年毛利率35.7%, 这在饮品快销行业,不算高。
作为比较,看一下中国首富农夫山泉的年报:

简单计算,
农夫山泉的毛利率59.4%
比中粮可乐可高多了。
怎么没人说农夫山泉暴利呢?
这事其实和可口可乐关系不大,因为国内生产商是中粮可口可乐公司。
其实中国的芬达不用果汁,原因很简单:降低成本以及调制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另外,两个主要误区:
1
赚美元花美元,赚欧元花欧元,所以应该按1:1来比价。
这个他们从业不说日元韩元,因为逻辑无法自洽。
2
应该按工资比例来计算物价高低。
欧洲工资比中国高三倍,所以物价也应该高三倍。
这个也很无厘头。
生产成本中,人工并不是唯一的成本,很多自动化产线出来的产品,人工成本的比例很低的。
而国际流通成本很低的产品,比如粮食、原材料,高科技电子产品,不管产地在哪里,全球的价格是趋于一致的。
纯服务型的产品,其价格主要由工资构成,它的价格可以大致按工资比例算。
比如理发,家政、修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