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大家如何看待统战价值这一词?

岩石铲车
415个点赞 👍

我的利益和好处被夺走了,统战给了敌人。

这是什么骚操作?

与其如此,我也想成一个有统战价值的敌人。

就是这么回事。

很简单的问题。

统一战线概念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的,列宁发展了统一战线概念内涵,统一战线概念在中国十分丰富并具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就其狭义而言,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战略策略,主要是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同盟军问题。

这个词也不算是新词,但是又贴合了中国古老的计谋:攻心为上。

中国古代的朝贡体系,实际上也是建立统一战线。

朝廷的赏赐往往比进贡的物品贵重,建立在朝贡体系上外贸规则实际上也比较照顾统战对象。

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瓦解敌人联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的目的性。

这对于本国国民来说,心里感觉不平衡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自己还不如敌人有价值。

据《吐蕃王朝世袭镜》等书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礼仪非常隆重,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嫁妆极其奢华。据说在聘礼单上,出现了:“释迦牟尼佛尊、至宝、金书柜、经典360卷。再加上各种金玉饰物”。还提供各种烹饪食物、各种图案图案的锦被、300种占卜经书、一面明辨善恶的镜子、60种建筑和技术作品、100种治疗处方、4种医疗作品、5种诊断方法、6种医疗器械……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子等。

你看唐太宗是怎么统战松赞干布的。文成公主可不是什么冒牌血统,她是正宗皇室血脉。

反过来,我们看汉朝怎么对待匈奴的?

西汉公主嫁给匈奴时,禁止携带蚕种、丝绸、瓷器等器物。其中的公主大多数是认的。血统存疑。

这本来就有历史沿革,当时吐蕃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俨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邦。而唐朝无法消灭吐蕃,只能竭尽拉拢,不惜血本。汉朝为什么要敷衍匈奴?因为汉朝的目标就是彻底消灭这个敌人,但力量还不够的时候,先应付一下。

主要是看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敌我力量的评估。

你说老百姓是个什么态度?

唐朝诗人李山甫有诗云:“谁陈帝子和蕃策,我是男儿为国羞。”以及“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大家看一下整个回答和评论区,和李山甫有什么区别?

“我是男儿为国羞”

这是中国的人文传统。

我们看现在的很多文档大多数是肯定和赞美文成公主入藏,很少见当时人对于此事的评论。而事实上,李山甫的看法是一个独立 现象吗?

唐朝毕竟开拓了中国王朝时代的盛世。

而到了宋朝,澶渊之盟,更是骂声一片,遗臭万年。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一作览)。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挫宋虽挫,但是宋朝也有刚强的一面,自宋一代,三拒和亲,在整个宋朝历史上从来没有用一个女子换取两国太平的例子,与唐朝、清朝相比较又算是有些骨气。

如果把同样的事情放到欧洲,那统战的例子就多了。

1742年,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安排下,安哈尔特公爵夫人带着索菲娅来到了柏林,觐见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对索菲娅公主感到满意,认为她可以成为俄罗斯皇储的妻子,于是请来了最好的法国画师,为索菲娅公主画了一幅肖像画,然后把这幅肖像送到了圣彼得堡,供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过目。

腓特烈二世的想法就是咱们普俄友好,我送个美女过来统战,可暖被窝了。结果没想到索菲娅公主最后变成了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这就是政治手腕,确保国家利益,政治家对于局势的判断。而对于老百姓来说,绝大多数都不太高兴。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这一句自然相当猛,这几个字就顶了很多人的万言书

算是一个总结。

唐朝文人就已经喷过了,但政治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周围,强敌环伺,武统台湾,我写过很长一段文字,这事不能急,还是要坚持统战。没有人喜欢这么干。

你们天天骂挫宋。挫宋宁愿送钱不送公主,你们咋不表扬呢?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建议标红。最能反映大家的看法。

发布于 2022-06-10 20:47・IP 属地重庆
非凡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