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着拐弯抹角,“统战价值”这个词的走红就是传统统战理论在当代全面破功,甚至被相当一部分人下意识强烈反感的结果。
“为何如此”的分析早就汗牛充栋,但就再重复两句。
统战即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
但如今“统战”在民间实际口碑的低落,恰恰是因为已经有很长时间,“统战”不在乎团结大多数人。反而默认大多数人顾虑整体动荡对自己的危害,一定会接受主持者设定条件下的团结。只有某些少数派,因为对整体社会的责任感低,更有可能制造动荡,所以才值得主持者给予更多利益作为安抚。
一旦挑明了,人们不需要有多少哲学思辨修为,就能发现其中的荒谬之处。
在理论上,团结尽可能多的人没有错。在实务操作上,给部分少数派切割超过“天然份额”的利益,以争取他们的支持,也是全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常见的情况。
但是,要有底线和底限,尤其是对多数派取走更多的物质利益,那就更应当在精神上给予褒扬和尊重。
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实践是不是做到了以上,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出现“争取统战价值”奇怪吗?认为不会、不应该出现,才是从根本上违背辩证唯物主义,投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怀抱。
滥用大多数人因为家国情怀而对“统战需要”的忍耐,出了赤字总是要平的。现在才哪到哪啊,什么时候“最后通牒博奕”成为“争取统战价值”的常见手段,那才是反啮的真正开始。
编辑于 2022-06-09 18:42・IP 属地中国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