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进展倒不让人意外,毕竟吴秀波珠玉在前,而女友们既然想靠写小作文挑动民意帮自己实现目的,就应该做好被反噬的准备。
而且这个结果,应该是我等吃瓜群众最希望看到的发展,因为这起码杜绝了一个隐患,就是其他女性把这种操作当成财富密码,一个个都想冲上来利用吃瓜群众的正义感给自己牟利。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更大的命题。
多年来,“网络维权”的存在,确实帮助了很多人,它给了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一个发声的渠道,这不止能帮助女性,包括男性的弱势群体也有不少通过网络得到关注,才夺回了自己被无理剥夺的权力。
但这种方式有一个弊端,就是无法取证,大众听到的永远是控诉者的一面之词,这虽然在确实出现了强者压迫弱者的情况时能够为弱者撑腰申冤,但也可能会因此吸引到一些存心不良的人,当他们注意到这一点后,就故意把自己包装成弱者,利用网络的这个盲点,欺骗大众,敲诈无辜的“强者”。
可如果因为这些恶人的存在,就彻底关闭这个渠道,毫无疑问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对于一些走投无路的真正的弱者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是他们得到公平的唯一希望,一旦失去了这个渠道,他们的维权之路会更加艰难。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在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弱者的同时,又能杜绝恶人刻意的利用呢?
答案是,让真相大白,震慑宵小。
确实,网络控诉能带来关注,关注能形成力量,可是想利用这种力量,这些控诉人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有理,那么问心无愧,因为前车之鉴会告诉他们,如果你真的是不要钱还占理的都美竹,那么踩缝纫机的自然会是那个强奸幼女的吴亦凡,可如果你是贪得无厌想敲诈吴秀波的陈昱霖,那么不但钱拿不到,很可能踩缝纫机的也会变成你。
有震慑,才会有敬畏,人们才会像尊重法律一样尊重网络维权,而不是肆意将网络维权当成敲诈勒索的工具。
网络维权,不应该是维权的终点,而应该是维权的起点,真正为网络维权盖棺论定的,也不是网上的普罗大众,而是现实中的司法机关,但网络在其中并不是毫无作用,它的关注能够防止“意外”,不至于让蓝洁瑛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所以,现在这就是最好的结果,警方介入,充分调查,有问题的一个也跑不了,而看到这种结果,无论是想诬告的,还是确实做了错事的,都会心头一紧,收敛心思,端正行为;而另一边,真正含冤受屈的,却不会动摇,仍然能够通过这条渠道,帮自己讨回公道。
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不用担心以后会冒出一堆浑水摸鱼的人,欺骗大众,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肆意伤害他人,赚取名利。
而如果没有今天这一遭,可以想见,网络维权必然会被各种诬告迅速毁了口碑,以后人们什么都不会相信,或者会各为其主打成一团,那么这条渠道也就失去意义了。
这也算是网络维权向着“标准化”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啊。
公众号《携月观影》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