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入世风飘絮,辞尘诗心犹可说。
记得在高二那一年学写律诗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建议我不要一味的学古人,仿古体,可以看看今人是如何写古诗,先我熟读诗三百,后我学诗问珈陵。向我推荐了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读她的书不多,寥寥可数,就唐宋词十七讲,古诗词课,但搬了几部书,便就奠定了我写诗作赋的中枢“文以载道,再有形,后生性灵”
很喜欢老师的一首词“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不知为何,与“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有着同一种感觉
几经入世风飘絮,辞尘诗心犹可说。
记得在高二那一年学写律诗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建议我不要一味的学古人,仿古体,可以看看今人是如何写古诗,先我熟读诗三百,后我学诗问珈陵。向我推荐了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读她的书不多,寥寥可数,就唐宋词十七讲,古诗词课,但搬了几部书,便就奠定了我写诗作赋的中枢“文以载道,再有形,后生性灵”
很喜欢老师的一首词“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不知为何,与“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有着同一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