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国民党的中将军衔为什么质量这么低?

信我
102个点赞 👍

1935年,国军重新定义军衔。连胡宗南都被从中将降为少将。

这时实际上最大的军衔就是中将。

再往上便是二级上将、一级上将和特级上将。

而一般这个军衔都是发给各派系大佬的,所以基本上野战部队指挥官最高就是中将军衔了。

而这个军衔制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停年制度。

即,你任这一军衔后,需要沉淀一段时间才能继续升职。

例如规定少尉为1年-2年。即你升到少尉后,要在少尉职位上呆至少一年以上时间。

各军衔的时间如下

少尉 1-2年

中尉 3年

上尉 4年

少校 4年

中校 4年

上校 6年

少将 6年

中将(因为中将再往上就是荣誉军衔,所以基本上不需要停年了)

也就是说你参军升任少尉后,需要至少22年,才能升任少将

黄埔一期1924年入学,25年初毕业,至少47年,黄埔一期才能有一人升任少将。

这对于急于扩大军中黄埔生的老蒋而言,太慢了。

但又不能去打破这个规定。

于是又弄出了职位军衔,这个军衔有个好处,可以快速的提升黄埔生,担任重要的位置。

又不至于战争结束后,空留一大堆的将军军衔。

啊勒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