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回答

为什么残雪自称“中国的卡夫卡”?残雪作品在我国的认知度多低?

Alittlegallagher
14个点赞 👍

卡夫卡是独特且纯粹的作家。他写东西都是基于“写作是一种祈祷”的信仰。他没有强烈的发表欲望,也不将自己归档为任何文学流派。他从一开始就选择做一个业余作家,以免功利性的写作污染心目中文学的价值。他白天在保险公司上班,晚上会写作到凌晨两三点(状态好的话)。卡夫卡是纯粹的,私人化的写作者。

卡夫卡这样的人,也不会长篇大论地发表对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流派的看法。

他只是执着于写作本身,且只为自己,以及“上帝”而写。


与之相对,

我读了残雪很多文学评论。身为专职作者的她显然为自己作为中国“先锋派”的最后守护者而沾沾自喜。仅就这一点而言,和卡夫卡的差别就过于巨大。卡夫卡是不可能把自己框定为任何派别的。同时也从没对文学史、文学圈子之类与“名声”挂钩的东西表达过兴趣。


如果你通读过卡夫卡的小说、日记、书信。你会发现你读的越多,越难理解卡夫卡。某种意义上,卡夫卡是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非正常人”。卡夫卡整个人生本身,都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谜。

而我读过残雪的小说、文学评论、访谈。我很自然地将她归类为“容易理解的人类”。

例如,访谈中,残雪很自豪自己的作品在日本之类的发达国家受重视,这类思维、行为动机,都很“易于普通人理解”。


另外,残雪将西方文学视作真正的文学,而将中国古典文学视作“低层次文学”。这种标签化的思维方式卡夫卡是绝对没有的。

卡夫卡不会受文学史或文学评价的影响而选择阅读对象。他会读歌德的经典,也会读很多没名气的书。卡夫卡很单纯,没什么“B格”或者“鄙视链”的概念。

大家都知道,残雪对中国古典文学极其鄙视,然而残雪推崇备至的卡夫卡本尊却对中国的老庄哲学展现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他曾在给未婚妻的信里引用袁枚的诗,也曾将中国古典故事集,作为礼物送给妹妹。

编辑于 2022-11-10 08:26・IP 属地辽宁
splwkjzuhqbxvyge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