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比烂一下,看看同时期(1928-1931)的苏联统治下的哈萨克斯坦发生了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苏联为了强推集体化,强迫当地的游牧民族进行定居,从而彻底的破坏了当地农业生产导致的大饥荒。饥荒的程度吊打民国,当地老乡宁可跑到中国军阀手下过日子也不回家了。
事情的起因是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高层一拍脑袋,他们认为哈萨克地广人稀,上面都只住着一堆落后的游牧民,于是就想使用“科学先进”的集体化提提效率,让哈萨克大草原多产点粮食。
他们一开始先在政治层面下手,一面大力宣传“游牧模式是落后的形式”,一面又对当地富农进行政治迫害(富农并不一定真的富裕,评判的标准在官僚和特务手中)。
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集体化运动,斯大林大手一挥,就规定1930年一年时间把八万多户农庄改造成集体农庄。下级官员为了邀功,经常超额完成任务,结果就是在1930年年底斯大林的指标被完成了150%!
相对应的,就是大批量的农民被赶进了集体农庄。这些集体农庄建立时既缺时间又缺资金,八万户居民只有2000间房屋,医院四间,浴室五间,根本不够使用。水井、农具更是一应俱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连基础设施都准备不齐,又怎么希望哈萨克人生产力提高呢?
嘉靖皇帝改稻为桑,还知道减少征税,而我们的斯大林同志显然觉悟更高,他仍要求哈萨克斯坦按原来的数额向大城市供给各种牲畜。进了集体农庄的牧民们因为缺衣少食,生产力本就大大下降,现在还要足额交税,就只好变卖自己赖以活命的生产资料(主要就是各种牲畜)。
更可恶的是,自诩“科学先进”的集体化完全脱离了哈萨克的实际情况。游牧民族向来是“逐水草而居”,需要牧民们带领牛羊按照季节的变化迁徙到牧草丰盛的地方。但现在牧民都被迁入了集体农庄。有人提出使用现代工业器材将牧草从远处运送来,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斯大林连几座房子都舍不得给你盖,更何况要调拨宝贵的工业器材给你运牧草?
结果就是牲畜被大批大批的养死,集体化的前两年,整个哈萨克被养死的牲畜达70%,大饥荒结束后,被养死的牲畜达90%。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哈萨克的畜牧业也没恢复到1927年的50%。
有一些牧民试图进行自救活动,自己在保留地上种点庄稼什么的,然而这被集体农庄的官僚们严令禁止。他们对待牧民们的态度就像水浒传里的吴用对待朱仝、卢俊义一样,主打的就是一个“赚上梁山”,只有断掉他们的退路,毁掉他们的生计,他们才会陪着集体农庄一路走到黑。
事后来看,斯大林和苏联这个国家虽然是加害者,但绝不是获利者,他们把哈萨克斯坦搞成一地鸡毛,但很难说他们比沙皇在这片土地上多榨出了什么油水。
这和美国把牛奶倒进河里一样,完完全全是对生产力的毁灭,把有价值的东西白白浪费掉。哪怕斯大林不把哈萨克人当人,他们养死的70%的牲畜也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够全苏联的官僚们吃上十年,但最后就是被白白养死了。
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评论区帮我补充吧。
【哈萨克人惨痛的民族记忆:哈萨克大饥荒,是因何而发生的?-哔哩哔哩】 https://b23.tv/uA4HU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