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中国当初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公有制,有其他选择的可能吗?

刘钢
305个点赞 👍

最简单一个问题:

怎么保障基本每一个人都吃上饭?

1、第一个关键:人均粮产量200公斤

民以食为天,维持生存的热量摄入标准为1500大卡/天(体重50公斤的成人、静卧、体重不增不减),所对应的就是约400克/人.日的口粮。而重体力劳动者至少需3000大卡/天以上才能维持生存,壮弱男女老幼平均下来每年每人大约至少需150公斤口粮。

再考虑到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粮食收、贮、运、售、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总共以约30%计;人均粮产量200公斤就是饥荒底线。在接近这条线时,发生饥荒近乎必然。

1949年中国人口5.4亿,人均耕地2.95亩,平均单产68.9公斤,人均粮产量209.0公斤;已经在饥荒边缘。

并且,仅仅25年后的1974年,中国人均耕地即降到了2亩以下。

2、第二个关键:没有强行平抑高消费保障基础消费的“粮票粮本”,最为高效、最乌托邦的现实社会分配方案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平均”。

而市场经济,在经过包括地租、债务、税收、再生产成本支出等等的分配和再分配之后,能够实现低于人均量2/3的人口不超过1

春过雪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