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蓝团输了,红团赢了,所以蓝团对红团人员的所有负面行为都成了原罪,带着这种预设立场去评价那段特殊时期,那蔡某人毫无疑问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假如反过来是蓝团赢了,那么阐述那段历史就会变成必要的牺牲,就像红团在红区对所谓“反动势力”的行为一样。
绝大部分百姓,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因此看待当时历史的视角应该是站在政权以外,秉承民族的/国家的视角,对蓝和红彼此之间的对抗杀戮博弈等持第三方立场,双方都没什么对错,只是路线不同。
在那段时期不存在去阵营立场的法治、人权之类的保障,以现代社会价值观去评判当然是极为残酷血腥的,因此还是要在历史维度上去审视。那个时代的当务之急是重新建立中央集权利维坦,维持秩序,对外争取主权,对内发展经济,增进国家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工农运动这种加剧内耗的“捣乱行为”完全背离了蓝团的集权路线,尤其还有苏国背景的幕后推手影响,清党行为本身是蓝团反击红团侵蚀而巩固自身统治力的行动,只是它扩大化造成杀戮过盛,使得蓝团自身根基也被动摇,最终导致补充进来一堆旧势力社会残渣,戕害了蓝团后续的发展。
工农运动对于红团扩张势力获得政权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因此相当程度上被神圣化了,历史上不乏一些刻意被煽动极化的。对于一个从小农经济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落后国家特殊时期,工农相当程度内应该做的是顺从容忍,而不是把自身权益放在第一性位置天天搞斗争,直到存量发展起来后再争取合理的自身权益而斗争。当然也不是甘于成为某些势力恶意剥削的工具,应该是一个强有力的利维坦相对公正的控制之下,在民族共同体/国家共同体的立场上共同奋斗,在这个意义上,像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卫斯理会这样的意识形态对英格兰工人的慰藉维稳于英格兰民族国家共同体显然更为有利。
蔡某人是民族主义者/国家主义者,没有卖国求荣的行为,无非是自身的阶层和见识左右了他的立场,不管怎么样,也是在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寻找出路。以相关被屠戮的后人、红团或亲红人员的立场,怎么痛恨蔡某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