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个回答

为什么说“免于被哲学打扰的人生是非常幸运的”?

木卫二

哲学必将打扰每一个人的人生。

父母以孝道训诫儿童;

学校用编造的光辉未来给学生打鸡血,甚至敢用排名和优待乃至贪污受贿大搞等级制;

恋爱中的消费主义收割,显然你的伴侣有的时候更愿意与商品结盟来掏你的钱包;

酒桌上的逼酒,公司里贴的抽象标语,老板大言不惭的要求感恩,上位者理所当然的颐指气使,构成这一切的并非简单的物质结构,而是源于意识形态。

居于高位者,运用着粗劣的用人学、精致的政治学、强调数理逻辑的经济学、以及一套用于解释自己处于高位的合理性与如何存在(处世)的贵族哲学。

只有站在贵族或者上位者的立场上,才能理解周易的卜辞不是抽象的暗示,而是诸侯大夫的日常与修身为政的方法论;才能明白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物质性的惰性质料一直被限制在无中,轻盈的形式却要主宰一个实体;最直白的应该是柏拉图,在讨论伦理学和政治学时将所有具体工作下放给他人,自己则为了给老师的善的伦理学背书而搞最空中楼阁的形而上学,他的灵魂再次体会神的理念辉光,工匠农民的双手深深地插在坚实的生成里;老子作为大周官哲的常有常无,也正是为了周天子和诸侯们烹小鲜般治大国;王守仁的心仿佛可以洗去手上血渍;又或者到市中心香火繁盛处祭拜,就可以得到在现代社会中对一切资源财富的合法占有。从这些方面看哲学一直作为贵族的统治术和赎罪券存在着。

笛卡尔实际上盗取了上帝神圣理念的圣火赋予人的天赋观念:我思故我在,但仍心惊胆战地维护着教父们,不敢全然展露人的心灵在自然科学的进展中和全新的哲学思辨中得到何等的滋润充盈;斯宾诺莎因理神论从社区的希望到被驱逐,理性主义哲学被法国的唯物主义者和理神论者沿袭,开启了以人的理性与美德代替世袭权力和经院知识封锁(并且切实地送了不少人上断头台)的法国大革命;认识论仍然不断发展着,从康德的天才退让,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后继者保持主体的认识论并统一主客二分的努力使得形而上学在黑格尔手中达到巅峰,主体作为世界意志的化身在这个世界运动着。面对后期开始当国师的老年黑格尔,尼采用权力意志的涌动冲击体系哲学的压迫;马克思将观念的运动扬弃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海德格尔沿着现象学的道路走向的并非哲学重现女王地位的荣光,而是苟合纳粹为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编织的天命哲学地狱。哲学的进步曾经发现了一个最普通的“”(即主体)何以真实不虚地存在,承认了每一个人类主体和谐的认识能力,指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康德)这一现代社会基本价值,展现着启蒙主义者的道德热诚。也曾经被野心家,追名逐利者利用,成为为压迫者的合法性背书的工具,当做过侵略者的猩红旗帜。启蒙哲学肯定了人最为价值体系(价值观)的制高点,而激进哲学伴随着两次革命维护这一观点,保守乃至反动的哲学家也曾为了私欲为国王辩经,为了野心将无数人送进地狱。种种哲学思想化身为全社会的思想运动,甚至推动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与每个人的生活。

每天我们来到班级,岗位,与人交谈,处理事件,体会感受,做出实践,并思考这一切,我们总在说和想的是“是”。比如我问世界是什么,这个“是”就涉及两个问题:我将世界认为是什么和世界以何方式存在。推广到每个问题都有我们的认识和对象所是这两个方面,这就是认识论和本体论。对于我们手边的一切,我们都有概念,并且都相信它们的存在,并把它们编入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中,哲学并不完全是从古到今有很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级的人从不同的方向试图对世界和认识做出一种解读--他们是哲学家;所有人都在解读世界,所有人都在认识世界,所有人都在做出自己的实践。只不过普通人没有太多反思的余裕,其智慧多凝结为一些散碎的人生智慧的结晶,哲学家则将长时间的思考构建成体系或者理论,要求其思想成果圆融适用。社会经历了思想革命,而革命的的成功又将过往头脑中的激荡思辨深深隐藏进人们最基本的共识中。在讨论、思辨与历史的发展中,人们是在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思想的运动中认识到这个世界是被人发现,被人改造,被人劳作,被人思考的世界,这个人是每个我,王侯将相自有此种,草莽匹夫也毫无差别。当下的思考昭示着我作为人的存在,而我的思考与行动都将影响这个世界,都直接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当然要认真思考,谨慎行动,并对这样的经过反思的生活抱有热诚。

思想运动,出于各种原因被人们淡忘了,头脑激荡街头辩论的历史在一个时期被遗忘,但是历史运动的停止将使社会中的所有人感到闷感,反思的沉睡眼眸将重现光芒。

或许说这句话的人的意思是未受到值得反思的创伤的人(因而也未反思过)的生活是幸福的,或者是说人生的深处的真相是如此的痛苦,以至于它令所有“视力好”的人感到炫目。但思考甚至存在即是一门哲学,并且它已然存在。人们要求对自我与世界的存在有所认识,并能将不同学科的认识接入在一个整全的知识体系中且不至于陷入混乱,作为思考的基础学科的哲学是必要的

而不反思一切,仅仅是在最庸俗的一点知识的浸泡中,或许因为迟钝和懦弱躲避了诸多创伤,但疑惑不解的隐痛的伤口,纷繁复杂的内容推送带来的肿胀必然真实存在。只要是曾经见识过辉光一刻的人,都不愿再回到那种温吞的隐痛与肿胀中去。

总结一下:没有人能不被其他人以哲学打扰,没人的生活中毫无哲学,而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index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