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遇到了超出认知范围的军队,日本步兵在骑兵冲锋的时候依旧能不动如山,挥刀砍马。明军只在文艺作品中见过这样的人物。
日军步兵之精悍,远超以前的“倭寇”。导致明军步兵没法与之作战,全靠骑兵。
日军遇到了超出认知范围的军队,明军的部落骑兵,少数民族骑兵,也就是关宁家丁骑兵和宣大蒙古骑兵。
日本步兵从长筱之战开始已经不怕骑兵了。到了朝鲜之后,朝鲜以蒙古化的骑兵反击日军,这些骑兵长期在北部边疆和女真人作战,决不是泛泛之辈。结果在双方人数相当的情况下,被小西行长的第一军于弹琴台全歼。小西行长不是武士出身,是商人,在日军是受鄙视的,他都能把朝鲜最牛的蒙古化骑兵干翻,其他人就不用说了。所以,当李如松的家丁出现在军阵时,以不到两千骑兵强吃万人以上日本西军主力,那才叫细红线,可怜的数量依旧拉开阵势两翼包抄,在火箭掩护下攻击日军本阵。石田三成,立花宗茂,这些人俱在阵中,碧蹄馆之战是日军最强阵容。接下来明军又演示了历史上的唯一一次遇挫不乱,李如松在最前面,后面是亲弟弟,再后面是家丁子侄,断后。日军嘴上不饶人,打的有多疼自己清楚。接下来一系列战役,太君连朝鲜民兵都打不过。明军家丁损失巨大(以家丁规模论 数百人),从此干脆不打了。当然不打的原因也是因为在碧蹄馆的时候,明军大都受到了朝鲜弓箭的攻击,李如松气神经了,找朝鲜人要说法。
稷山之战和蔚山之战的外围作战,则是宣大蒙古骑兵彻底打服了日军,从此不敢野战,当摆赛率领骑兵冲击日军黑田长政等部的时候,也是极为惊骇,日军不说各个是战神,也差不多,有铁一般的纪律,舍生忘死,阵型不乱。宣大骑兵在炮火掩护下冲锋竟然冲不动,后只能用老本行,骑射,离对方两米对着脸射箭,日军这才崩溃,因为这种作战太不公平了。
万历朝鲜之战,明军各路人马均完败于日军,伤亡惨重,无论是辽东步兵还是辽东骑兵,还是宣大兵,无论是浙江步兵还是四川步兵,没有区别。骑兵对日军步兵稍好,步兵完全不是对手,这才是实际情况。真能与太君大战三百回合的是辽东家丁少数民族骑兵,还有宣大蒙古骑兵。宣大蒙古骑兵和普通宣大兵是不一样的,辽东家丁少数民族骑兵和辽东骑兵也不一样。
日军以为中国有很多类似宣大蒙古骑兵这样的部队,摆赛这样的将领亦多如牛毛。如果太君知道摆赛这样的人物全国就一个,麾下只有一千人,辽东家丁骑兵剩余也就一千的时候,他们绝对会打到北京去,因为没人拦得住他们,十万日军是非常恐怖的数字,清军全盛时期的野战主力也没有超过一万。
万历朝鲜之战,是清兵入关的预演,展示的清楚明了,少数民族骑兵非常善战,明朝无人与之匹敌。本来能给大明朝以警讯,没想到明朝人光知道吹牛,造成了明军整体强劲,浙兵,川军,宣大兵个个勇武,勇挫日军的假象。这直接导致了萨尔浒之战,明朝竟然发疯到用这帮货去打野猪皮,野猪皮要是输了那才叫惊世骇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