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BBC报道「李子柒复出」打上灰色滤镜?
- 61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村野匹夫 - 5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结合下最近国内一帮让带节奏攻击李子柒的,我就好奇了,怎么凡是能在国外宣传中国正面形象的国内总有帮巧克力过敏的要绞尽脑汁的诋毁人家呢?
你看看,这不就来了。
编辑于 2024-11-16 07:37・IP 属地加拿大查看全文>>
鱼鱼 - 3793 个点赞 👍
套用知乎的一句话
李子柒的复出视频就像一块巧克力
中国人吃了觉得好吃
外国人吃了大部分觉得好吃,少数人说有点酸
中国外国的狗,吃了全死了
查看全文>>
悠贰 - 273 个点赞 👍
知乎上关注的李子柒人根本不多,骂声都集中在一些恶性事件了。而这些大型团建现场,说攻击李子柒的,就是自己立靶自己打了,煞费苦心啊!
查看全文>>
丫丫azw - 19 个点赞 👍
李挺好的。
BBC那边审美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他们是不是不喜欢糖水影楼风而已?
另外看楼上截图,这也没有阴间到哪里去啊?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8 个点赞 👍
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用“灰色滤镜”,英国自己也是,还有天线宝宝也是
怎么BBC是要特意去贬低天线宝宝吗?
确实BBC的报道有诸多不当之处乃至偏见,但低饱和度的习惯不在其中,不如关注下BBC报道的内容,找到里面存在的偏见
查看全文>>
实名用户 - 9 个点赞 👍
李子柒为什么要偷越南文化
查看全文>>
我真的很喜欢原神 - 4 个点赞 👍
我本来也不是李子柒的粉丝,这两天却被一些人逼成了她的粉丝。
这几天网上的评论让我大开眼界,总有人能把事情拉到一个我没想到的高度。比如说:经济下行需要网红经济来拉动,还有说压珠海冲撞事件热度,还有人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么多网红,怎么就她一个真正火到海外,为啥不是你?
还有说什么资本捧起来的网红,虚假的农村,欺骗观众。还有说李子柒强化了中国都是农村的刻板印象,这真是讽刺。
李子柒究竟是靠什么成为国内外的网红顶流?她只是初中没念完,视频没有复杂的剧情、没有戏剧冲突,几乎没有台词,也没有笑点。她的颜值也不出众,不扭腰、不抖臀、不挤胸。可她就是吸引了上亿粉丝,成为第一个拥有千万订阅的中文频道。为什么总有人觉得这轻而易举?要不你也去试试?
这就不得不让我说:承认别人的优秀,就这么难吗?
查看全文>>
骑牛回农村 - 2 个点赞 👍
看到殖人上窜下跳地破坏民族团结,我就知道李子柒又穿对了
查看全文>>
poui - 1 个点赞 👍
服了,那些带节奏的好歹看看其他回答啊
查看全文>>
阿力 - 1 个点赞 👍
李子柒作为一个正常人,不是圣人,肯定有别人看不顺眼的点,有喜欢她的就有讨厌她的,某些人老是幻想当别人爹来教别人喜欢或讨厌她,不顺从就扣帽子,这比bbc讨厌多了
这类人老是有一种精神高压感和被害妄想症,现实本已无法改变,网上还要给自己套枷锁吗?
查看全文>>
依君 - 1 个点赞 👍
更坚定了我们消灭美国的决心,李子柒必须伟大!
查看全文>>
旷野鲨鱼 - 0 个点赞 👍
外国人也讲究黑白照不吉利吗
查看全文>>
閟宮有恤.實實枚枚 - 0 个点赞 👍
有被害妄想的建议去看医生
查看全文>>
谁还不曾信过 - 0 个点赞 👍
既然有人说外网喜欢李子柒是因为符合他们对中国原始面貌的想象
那建议李子柒下一期节目牵一条机器狗出门遛弯看看反响如何
查看全文>>
一丨 - 1245 个点赞 👍
CNN在2021年采访一个自称是逃到国外的新疆警察,揭露中国在新疆的暴行,然后臂章的“公安”写成“公支”。逃国外带警服干嘛,还是写错字的警服。BBC也跟着报道了
编辑于 2024-11-16 15:12・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铳鱼思渊 - 1171 个点赞 👍
噗,人BBC报道英国女王和首相甚至天线宝宝也是你们所谓的灰色滤镜。
就好像NHK的节目低对比度特征十分明显。
你如果上抖音,翟山鹰都给你瘦脸磨皮美白成奇幻模样。
人家节目又不是给你看的,人家喜欢低饱和度,凭什么得迎合你的喜好啊。
按你的理解,喜欢高饱和度的印度人还得骂全世界都是阴间是不?
毕竟现在知乎上满是尊贵的印度网友,已经习惯了。
编辑于 2024-11-16 12:5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恩恩恩 - 53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吴瑞希 - 434 个点赞 👍
没什么特别的,契丹国的大外宣花了数千亿,买了无数僵尸粉,像什么新华社人民日报的X号,全是无人理睬的,估计上面看了脸上无光。
收编李子柒,这就是它们的目的。而BBC也是老狐狸,当然看的明白。
就这么简单
发布于 2024-11-17 10:16・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胡雪岩 - 4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岩息 - 37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busy - 37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悠贰 - 305 个点赞 👍
李子柒我关注得不多
看的她上一个视频还是自己砍竹子做凉席的
她的视频看着挺让人放松的
不紧不慢,娓娓道来
视频网站我只关注了B站,结果人家新发布的视频一天点击破千万
这就是真·顶流罢
至于BBC嘛,不过是路边一条
喑喑狂吠是常态,不值一哂
发布于 2024-11-15 22:51・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歌谭市的大龙先生 - 221 个点赞 👍
不怪 BBC,人家好歹也说她是 China's social media darling(中国社交媒体宠儿)。
我本来也不是李子柒的粉丝,这两天,生生得被知乎一些发言,给我逼到她的粉丝团里去了。
本来嘛,每个人喜好都不同,这太正常了。有人关注这个 UP,有人关注那个 UP,这都是正常现象。我 B站列表里还有养鸵鸟的呢。
可是,这两天,知乎有些回答或者评论,真是开了眼了,总有人能把评论维度拉到一个我意料不到的高度去。
比如说:
- 经济下行啦,需要网红经济来拉动啊
- 压珠海冲撞事件热度啦(压个屁,央视新闻不天天播吗,只要你看不到,就算压热度吗。要不我找个广播到你家去天天播?)
-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啦(你咋不飞呢,猪都不如吗)
- 资本捧起来的网红啊(不是,哥们,人家为什么回归,不就是因为和资本产生矛盾了吗)
- 虚假的农村,欺骗观众(恐怖片也是假,为什么就有人爱看,而且还被吓一跳呢。另外,有没有可能,观众其实知道这不是真实的农村却依旧触动呢?如同读者知道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是假的一样。沈从文《边城》里的湘西世界是诗意优美的,也不是完全真实的。沈从文自己在《湘行散记》《湘西》里面描写的就是完全另一种恐怖、野蛮、悲苦、粗鄙的湘西。可为什么《边城》依旧是经典?因为成年人知道现实是什么样的,但是,需要的是在现实里可以做一个梦,可以喘口气,不想听你们贩卖焦虑、强行说教、叽叽歪歪。简单说,就是烦够了。)
- 现代化都白干了,李子柒这么在外网一传播,更加强化了中国都是农村的刻板印象了(上面说她是假农村,你说这是强化了农村印象。要不,你先和上面那位先干一架?这个先不论,你也可以去宣传大城市啊,你要改变外国人刻板印象,你倒是去推广啊,你在外网宣传中国城市,能有2000万关注。我一样支持你。自己做又没人鸟,别人在外网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又怪别人片面。要不然咋地,直接去把接管外网李子柒频道改成CCTV呗,也要有人看啊。)
咱实话实说,一个初中没念完的妹子,在她的视频里,平常就和奶奶两个人出镜。几乎没有台词、没有剧情、没有戏剧冲突、不制造笑料、不抖包袱,颜值也不算出众,不扭腰抖臀挤胸,她是靠什么吸引眼球,成为国内外网红顶流的?在国内嘛,虽然停更了3年,各平台也有上亿的粉丝。在国外么,更不必说,中文UP里的天花板了,从2020年起,成为第一个拥有千万订阅的中文频道,用4年(其中3年停更),还能把这个记录刷新到2000万级别。为什么总有人觉得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你们怎么不去成为她。
这就不得不逼我说出那句话了:承认别人优秀,就这么难吗?
本来,我在外网李子柒的评论区里,看到有些人用繁体称赞她是“华人之光”,我还觉得这也太夸张了,区区网红哪配得起这个称呼。可是,我逛了圈知乎之后,被上述人属实呕心到了。现在,我单方面宣布,李子柒就是“华人之光”了,是我“中国女儿”。
对比油管上老外评论区的留言,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比如说回归这3条视频,第一条做衣柜评论5万,第二条柴房评论3万,第三条唱《如愿》评论4万。跟B站的评论数量不相上下,就好像油管是她主场一样,只不过评论语言变成了各国语言,根本看不完。和内网不一样的是,你随便翻哪一页评论,几乎都看不到抨击她的,网友之间互动也没有攻击性,没有政治立场,没有敌意。每个人都好像当她是消失3年的女儿、大姐姐、小妹妹,又回来了。各种替她高兴,看到奶奶过了三年疫情仍然健康而高兴。有些人则说起这3年身边亲人发生了哪些变化。完全跟和亲人唠家常一样。很神奇。跟内网,特别是知乎上的发言完全不一样。内网,哪哪都能看见互喷口水的。我TM烦死了,受够了。我本来不是李子柒粉丝,就因为我被内网这种氛围烦死了,所以把我搞得好像李子柒的水军一样了。
这倒和我在简中的其他体验出奇的相似。本来我立场是满中立的,生生被一些人呕心到,从而变成了另一派。
我本来自以为是理性爱国的,后来被一些“恨国党”呕心,变成了他们口中的“小粉红”。
我本来是对手机品牌持开放态度的,什么手机品牌,我都可以考虑,最后被逼成了“花粉”。
我本来并不觉得《战狼》拍得有多么好,后来不断看到有些人给意见不同的人贴“战狼”标签,所以,总想说“京哥,干死他们”。
我本来是认为现代人应该加强繁体教育的,可是,老是看到一些恢复繁体的言论,搞得自己能区分“丑”和“醜”、“姜”和“薑”、“谷”和“穀”多么高等人一样,我就觉得,繁体废得太好了,就该废掉,让这班自以为认识几个复杂字就得瑟的人一边凉快去。
我本来是很认可国军抗战贡献,后来,见到某些人带节奏,夸国军贡献是假,借机贬低另一方才是真。我就转变态度了“妈的,当时富裕的地盘都是KMT的,他不派兵去守,难道还让我去吗。和平时,税收是归你的。现在,日本人要来抢你的地盘,你保护自己的地盘,难道不应该吗?”
编辑于 2024-11-16 10:29・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太平一号门 - 18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丫丫azw - 184 个点赞 👍
这正是西方人希望的理想中国的样子。没有航母歼20,没有华为比亚迪,没有天宫蛟龙,只有贫穷落后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田园牧歌生活。
然后文明进步的西方人纷纷感觉自己被工业文明玷污太久了,只有这里才是纯净自然放松心灵的好地方。世界上只有西方科技发达工业进步,其他地方最好都愚昧原始农业落后。
如果西方人来拍李子柒,一定会再安排一个金发碧眼的白皮探险家来到她家,用些不值钱的工业小玩意儿俘获她的芳心,满足自己田园牧歌的追求和救世主的想象。这在19世纪英国的文学作品里是史不绝书的。
编辑于 2024-11-17 03:59・IP 属地阿联酋查看全文>>
天涯何处寻觅 - 17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长弓玄刃 - 171 个点赞 👍
虽然我知道大部分网友喜欢以BBC打上灰色滤镜来阴阳怪气BBC污蔑抹黑中国,但我想请各位来看看这两张图
这一张是BBC主页上关于李子柒的报道:
这一张是李子柒视频的画面:
说实话,除了画质方面有问题外,我看不出BBC给画面打上所谓的灰色滤镜,也许各位网友火眼金睛,能够分辨出BBC灰色滤镜的浓度,整体的色调就是这么昏暗的,我视力不好,不如各位慧眼识丁。
不过我觉得滤镜不一定是BBC打上,也许一些人的眼睛里就有滤镜了呢?
有人讨论说是当初环球时报还是其他的什么报道说文章内容打上了灰色滤镜,而不是说什么图片打上灰色滤镜,不得不说环球时报很会玩文字游戏。
那么我们来看看,环球时报的文章是怎么写的:
环球时报说“从第一段开始,BBC就在不断地给李子柒这么一位中国民间的博主打上“中国政府”的标签”。
但是BBC前面一大段都是在介绍这个李子柒这个博主的发展过程,以及为何停止上传视频的原因。并没有从第一段就开始了说与中国政府的关系。
所以说所谓第一段开始本身就不成立的。然后我们来看环球时报第二段:
说她能做大是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许可”
这句话的逻辑是李子柒之所以是能做大是因为政府帮助他宣传,有背后政府的输出,但是这句话说得很模糊,意思是BBC说李子柒是国家媒体的宠儿的一种翻译和解释
你是想说我认同这上面的观点?不不不,BBC的逻辑是李子柒的视频很火,甚至能吸引到新华社等官媒去采访,认可了这个李子柒的影响力,因此称她为国家媒体的宠儿。而环球时报的逻辑是,李子柒能火就是被政府所扶持起来的,这很明显逻辑有错误的。
然后我们来看环球时报的下一句:
称她已经成为中国官方对国外的“软性政治宣传”。
软性政治宣传来自于这句话是来自于这一句:
BBC的意思是说李子柒在YouTube和tiktok上很火,但是在中国因为防火墙你用不了这两软件,所以就觉得李子柒的视频有软宣传的性质。
BBC确实是阴阳怪气了中国防火墙的问题,但与环球时报所说的完全是两码事,BBC还只是说人们质疑她是软宣传,而环球时报直接断章取义,说BBC已经认定了李子柒是中国对国外的软政治宣传。
虽然BBC这个“人们”的含金量确实也不高,或者说可信度很低,反正看她视频的时候没多少人真在乎这个的。但环球时报直接上来一句认定了BBC的话,就感觉比BBC还要断章取义了,只能这就是当初报道萨达姆为何不慌的环球时报,确实挺让人佩服的。
最后是环球时报所说的BBC的话:
BBC却宣称李子柒的走红“掩盖了中国乡村贫困衰败的真实面貌”。
而环球时报自己也转述了原文的话
意思是她的视频还转移了人们对中国农村现实的注意力,农村比繁华的城市更加贫穷,更加古老。
BBC后一句话“农村比繁华的城市更加贫穷,更加古老。”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农村难不成还比城市富裕了,更加新颖了?拿发展城市干什么,都下乡去农村算了。
但BBC的前一句话问题也有:“她的视频还转移了人们对中国农村现实的注意力”首先李子柒在国内影响力远远不如国外的影响力,还不至于能让人知道完全不知道农村是啥样的,BBC应该想说的是国外的观众,颇有放嘴炮的嫌疑。
但与环球时报所说李子柒视频的走红“掩盖了中国乡村贫困衰败的真实面貌”也有断章取义的部分,BBC是将农村与繁华的城市作对比才说古老贫穷的,可没直接说中国乡村贫困衰败的,掩盖了真实面貌和转移注意力其实也差不多,BBC也确实在这方面有阴阳怪气的部分,也算是环球时报少数说对的地方。
从整体看下来,BBC这篇报道确实有部分开嘴炮阴阳怪气,比如农村真实情况,李子柒到底能不能有影响他人去转移现实的注意力等等。但前半部分是在介绍李子柒发家的过程,后半部分是在说李子柒最新的情况。夹杂私货算少数了,这里不多说了。但环球时报断章取义的地方也有,也有少数说对的地方。
不过无论这报道怎么看,他都是用英文写的,无论怎么看也不是给国人看的。至于你们觉得是灰色滤镜,还是如何的,就看你们自己心中想法了。
另外说一句,我记得官媒似乎采访过不少网红,比如影视飓风等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编辑于 2024-11-17 19:07・IP 属地英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优势在我 - 157 个点赞 👍
和另一个话题对比,真是高下立判
如何评价杨笠获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纽约时报盛赞,并登上美国vogue杂志?
所以,BBC更希望国内的女性都像杨笠这样
舔洋大人,骂郭楠,做ezgirl
讨厌李子柒这样的
弘扬传统文化,非遗文化
像外国人展示真正的中国文化
我现在开始怀疑
微念宁可不挣钱,也要和李子柒作对
到底是为了挣钱
还是收到了境外的钱?
发布于 2024-11-16 17:57・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唐熬夜 - 147 个点赞 👍
BBC希望看到的中国女人样板是好吃懒做、晃奶抖腿、骄奢淫逸、性取向异常这种类型。
实际上,中国绝大多数女人正是李子柒这样善良勤劳、热爱生活、用汗水换取美好幸福的劳动者。
拥有这样美德的中国女人,是中国的底蕴,是中国强大的的源动力,是BBC多看一眼都心塞头痛的事情。
不打上灰色滤镜,难道还要BBC大肆歌颂不成?啪啪抽自己的脸,很舒服吗?
人,总要有自知之明,这样才能知道谁是自己朋友,谁是自己的敌人。虽然BBC没有自知之明,但还是有企图心的,只是猪油蒙心,利益让BBC这样的西方媒体早瞎掉了,自以为是一味地玩弄心计,殊不知在努力而扎实地画地为牢,天天自取其辱,徒增笑尔。
编辑于 2024-11-16 10:5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豆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