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地主绝大多数都是坏的吗?为什么我看纪实小说有很多好的地主?地主很坏的印象属于幸存者偏差吗?

赔我一颗糖丶
1782个点赞 👍

毛选中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团结中农”?教员为什么如此重视中农?

因为,中农才是旧社会农民个人奋斗的终点,一个农民如果仅仅凭借勤劳、聪明、有力气,他最多能奋斗成中农,不可能再向上了。一旦超出这个终点,他一定是因为使用了别的手段。比如仗势欺人、勾结官府、放高利贷、强买强卖。。。。。。

中农是当时最能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贫下农也在推动生产,但是效率没有中农高。到了富农、地主,就开始阻碍生产力发展了。因为他们自己不参加劳动,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还要对加大对农民的剥削。

如果说在治世,地主富农还有组织大规模耕种的积极作用,在乱世,他们就只有欺压下层人民,支持反动统治的作用了。

为什么孔子会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因为在邦无道的时候,获得财富和地位的方式就是巧取豪夺。在清末民国时期,整个社会的秩序已经被全部打乱,“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如果说,在城市里还有大军阀维护一定的秩序,在乡村就完全变成了私兵和私刑的天下。

所以在旧社会农村,一个地主或者富农,如果没有武装势力对他进行保护,土匪、恶霸、村长、保长、小军阀就会一拥而上把他吃干抹净。只有依靠这些恶势力才能在农村保有住自己的财富,而依靠的方式就是替他们做基层话事人,为他们搜刮、抓壮丁,同时自己也能在这种变相的包税制下获得额外的收益。

可以说所谓“好的地主”大概只能在封建王朝的稳定期出现过,到了清朝末期就已经所剩无几了,到了民国末期“好的地主”早已经被各种势力赶尽杀绝。那些纪实小说里面的“好的地主”其实就是作者对自己祖辈的一种想象。毕竟就是日本鬼子,还给小孩儿发过糖呢。要想在一个恶人的一生中找出几件好事,添油加醋写本书,还是很容易的。

万乃石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