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里目前没有一个专业作词人回答,大部分回答也都不在点子上。
老规矩,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大陆有没有顶级作词人?
答案是肯定有!
即使不算乔羽、闫肃这些老一辈词作家和军旅作家,单论流行音乐领域,大陆仍然有陈小奇,李海鹰,易茗,高晓松、陈曦、唐恬等优秀词人,如果算上创作型歌手的话还要包括崔健、许巍、朴树、赵雷、李志等等等等。
上述任何一位的词作都称得上顶级。
如果论“中国风”这类作词风格,方文山绝对称不上业界第一。
因为不管是陈小奇作词的《涛声依旧》
还是李海鹰的《弯弯的月亮》
其文辞意境都远胜方文山的作品。
涛声依旧 - 毛宁
词:陈小奇
曲:陈小奇
带走一盏渔火
让他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
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
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弯弯的月亮》
作词 : 李海鹰
作曲 : 李海鹰
遥远的夜空
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
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
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弯弯的小船悠悠
是那童年的阿娇
阿娇摇着船
唱着那古老的歌谣
歌声随风飘
飘到我的脸上
脸上淌着泪
像那条弯弯的河水
弯弯的河水流啊
流进我的心上
我的心充满惆怅
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
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啊 故乡的月亮
你那弯弯的忧伤
穿透了我的胸膛
这些把中国古意融汇于现代汉语言中创作出的歌词,
从艺术上肯定要比堆砌意境辞藻的中国风好上很多。
那么既然大陆明明有这么多顶级作词人,为什么会给人没有的感觉呢?
这就必须提到内娱音乐的一项恶习,
宣传音乐作品时丝毫不顾词曲作者。
上面我列数的词人里有个人叫做易茗,我敢打赌90%的人不认识这个名字。
可他的作品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详。
《好汉歌》《好人一生平安》《大宅门》《渴望》《笑傲江湖》(李亚鹏版主题曲)《不求名来名自扬》这些歌曲的国民度都极高,基本上起一个头人们就能跟着唱起来。
但就是这么一位顶级作词大佬,在歌迷当中的知名度却基本是零。
不得不说这就是内地乐坛的畸形所致。
在内地乐坛一首歌曲发表后歌手几乎占据了100%的曝光度,作曲人偶尔能露个面,作词人就完全无人问津了。
另外内地电视台对于词曲作者也完全不尊重,CCTV15音乐频道有个播放歌曲的节目叫《精彩音乐汇》,在歌曲开始前只放出歌曲名和歌手名的字幕,完全没有词曲作者的名字。
一些省台音综倒是词曲作者,但那字小的可怜而且一闪而过,完全像不愿让人看清似得。
你再看港台90/00年代的节目,词曲作者的字幕可以从前奏开始一直保持到歌手开唱。
作词人方面抛开李宗盛黄霑这种本身就是制作人的大佬不谈,林夕黄伟文他们的曝光度丝毫不亚于一般歌手明星,方文山之所以如此知名和周杰伦巅峰时期经常与其出双入对出席活动,频繁互动有莫大关系。
金曲奖每届都设置最佳作词人奖项,这在金曲奖被称为“华语格莱美”的巅峰时期也为港台作词人赢得了极高声誉。
大陆不要说连一个有关注度权威性的流行音乐奖项都没有,就算矬子里拔大个,看看金钟奖、华语音乐奖、微博音乐盛典这些,也都没有设置作词人奖项。
进入流量时代,网络下沉时代,港台乐圈一蹶不振,内地乐坛也更拉跨了。
作词人的待遇变得更低了。
去年我作词的一首歌上了QQ音乐新歌榜第一名,飙升榜第八名,但是不管这首歌成绩多好,我拿到的也只有2000元买断费。
别以为是我合作的咖位小,我朋友作词的歌是周深演唱,收入仍然是几千元买断。
对于词曲低价买断那些互联网音乐公司振振有词,说什么现在每一首歌火都是公司花钱运营推手的结果,公司经常花几十万推一首歌血本无归,词曲人没有分担推歌的成本,就没资格享受歌曲的分成。
这话看似有道理,但如果真如他所说歌曲火不火全看资本运作推手,那你们又何必找人写词作曲呢?又何必以极其严格的要求让几十名词人为一首歌曲进行比稿再层层评审修改呢?
说到底还是音乐的质量至关重要,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拿出更多的利益罢了。
去年上林乔老师的作词课,林乔就直言现在内地仍然没有真正的全职作词人,虽然他和周深毛不易等许多顶流都经常合作,但在音乐公司他依然有别的职位,填词不过是职业之一。
如果一直买断作品,作者当然就想着糊弄甲方满意,把买断费拿到手就万事大吉。
要是词曲作者也参与分成,自然就会绞尽脑汁写出最好的作品。
如此简单的道理奈何那些人就是不懂啊。
最后总结,大陆并非没有顶级作词人,只是顶级作词人的知名度远远不如港台。究其原因是开始大陆流行音乐发展滞后,不注重对于作词人宣传。后期网络流量时代压榨作词人权益,并且迷信大数据,扼杀作者创作自由,致使音乐整体大幅度崩溃。别说顶级作词人,培育优秀作词人的土壤都快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