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大陆为什么没有出现像林夕方文山这种顶级的词作者?

柚柚的妈妈
60个点赞 👍

哥们儿,你这不叫好的华语歌曲词作者,而叫好的华语流行乐词作者,而那些年内地乐坛都不玩儿流行乐,人家玩的是红歌、民族乐、地下音乐,在港台流行乐你爱我我爱你的时候,中国内地的音乐在唱“一条大河波浪宽”、“乌蒙山连着山外山”、“一杯乱世的茶狂饮而下”、“穿过幽暗的岁月”甚至他妈的“我无地自容”。

就像当初的内地电影一样,因为压根就妹有市场化,所以反而能摆脱一些市场的枷锁,去纯粹的探索非商业化的精神追求。

其实我始终觉得,文艺真想要达到某种高度,是必须要摆脱市场的,这有两种实现途径,一个是我已经有钱到不必在乎市场的反应,一个是反正市场也没反应,想要在这儿挣钱的人压根儿就不入此门,还坚持在做的都是不在乎钱的,如此,才能够纯粹的玩艺术,把艺术玩出花来。

而当时的港台音乐,因为高度市场化的需要,实际上很多作品都是瞄准着人们关注的某种噱头来创作的,比如林夕当年跟黄耀明的那点感情就被拿出来炒了10086次,一堆人拿着林夕的词一句句分析怎么跟他自己的恋爱经历对照上,一个作词家到这种地步,你已经很难说他的歌曲到底是艺术成就更高,还是他本人这个八卦讲的够好。

方文山与周杰伦则是优势互补,方本人用词很美,但并不能让人印象深刻,而周杰伦的演唱与歌曲风格独特,再配上这样优美而又不喧宾夺主的词,就是恰到好处,所以你看,离开了周杰伦,方文山也就泯然众人了。

其他港台词作者,虽然水平互有高低,但整个创作思路也很少有能脱离开市场的枷锁,其实流行乐这种东西怎么样才能流行起来?真的是谁写词作的水平高谁更流行吗?不是的,是谁更流行谁才更流行,你得让更多人看懂你的词,对它们产生共鸣,港台的创作者们都是冲着这个目标使劲,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但成功率是有保证的。

而当时的内地作词者基本没有几个是冲着这个目标去创作歌词的,他们的概念都是我说我的,你爱懂不懂,爱喜欢不喜欢,你搞这个,怎么可能流行的起来呢?

所以为什么港台作词者喜欢以爱情为主题,主要是爱情这东西,它没有门槛,无论你是什么年龄,什么身份,什么阅历,你都可能爱人或者被人爱,至少也能够理解爱情是什么东西,对于爱情题材本身能产生兴趣,但内地早年的很多歌曲,你真的没点学问根本看不懂他在说啥,看得懂也可能并不喜欢,因为人家服务的就不是你,或者说它压根儿也没想服务谁,哪怕到后期市场化开放以后,这帮人的臭骨头也没被彻底打断,没几个牛逼的词作者愿意彻底放下身段去写情写爱,那么,对于流行乐的受众来说,他们可不就是不存在了吗?

编辑于 2023-11-18 16:01・IP 属地内蒙古
烈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