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大陆为什么没有出现像林夕方文山这种顶级的词作者?

柚柚的妈妈
7个点赞 👍

是标准的问题吧。

很久很久以前,看到过个说法,倒没说谁顶级谁不顶级,说的是港台词人的切入点小,说好听点儿是细腻感人,说不好听是小情小爱;大陆的词人切入点大,当然也是有利有弊。

这个说法我是认可的,针对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那批人,差不多是这样。

我不比较人哈,我提一些我喜欢的大陆词人的作品。


阎肃,就是写“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词人,他写的“雾里看花”是315晚会主题曲,打假的,但不说出来,我们就想不到那块儿。

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
你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 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烦恼最是无情夜
笑语欢颜 难道说那就是亲热
温存未必就是体贴
你知哪句是真 哪句是假
哪一句是情丝凝结
借我 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
看个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真真切切

我语文不好,就只觉得美与贴切,想到打假的主题,又觉得写得别致,是红楼梦谁评价林黛玉的诗,“难为她怎么想得出来”。而且,我现在关注填字的声调,阎老师的韵脚都落左仄声上,与旋律走向搭得严丝合缝。


乔羽老先生,就是写“我的祖国”的,写的“说聊斋”如下,

你也说聊斋,
我也说聊斋,
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
鬼也不是那鬼,
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
笑中也有泪,
乐中也有哀,
几分庄严 几分诙谐,
几分玩笑 几分那个感慨,
此中滋味 谁能解得开。

都是大白话,但高度凝练,非常贴合我们对聊斋的理解。我不知道这个作品是王立平先生的曲先出来乔先生后填的词,还是乔先生先写的词王先生后谱的曲,总之是天作之合。我倾向于认为是前者,但如真是前者,那就更显功力。我们看中间“乱入”的“那个”两字,是否填得恰到好处?还有“感慨”那块儿那几个音,只填两个字,声调与情绪就出来了,最后的“谁能解得开”正应了三个乐句,层层递进,余音绕梁。


说古典美,我会想到几个人。老一辈儿的我们看“唐明皇”的歌词,词人是陈汉元

几曾见帝王天子有真情,
却怎么三千宠爱在一身,
辜负了大唐盛世千秋业,
难道他不爱江山爱美人 啊,
经历了多少刀光箭影,
换来这九五之尊 九五之尊,
原说是明月永照长生殿,
谁料到渔阳鼙鼓 卷烟尘 啊,
只剩的马巍坡前草青青,
到如今春来依旧,
春来依旧 绿茵茵 啊。

再来一个

谈笑扫阴霾,
争一个锦天秀地满目俊才,
愿我煌煌大唐,
光耀万邦 流芳千载,
纵然是 悲欢只身两徘徊,
今生无悔 来世更待,
倚天拔剑观沧海 斜插芙蓉醉瑶台。

还有“风满楼”

风满楼 哎呀 何须愁,
自有那一腔热血,
识得天高地厚,
风满楼 哎呀 何须愁,
任凭山雨横竖路悠悠,
只是今夜皓月当空,
谁知明日艳阳是否依旧,
是否依旧。

王健大家说多了,比如“三国演义”填词,陈小奇应该也说多了,比如“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大浪淘沙”,还有“灞桥柳”“湘灵”等,再比如易茗,对了,易茗些非古典的,比如“渴望”的歌,

悠悠岁月,
欲说当年好困惑,
亦真亦幻难取舍,
悲欢离合 都曾经有过,
这样执着 究竟为什么,
漫漫人生路 上下求索,
心中渴望 真诚的生活,
谁能告诉我 是对还是错,
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恩怨忘却,
留下真情从头说,
相伴人间万家灯火,
故事不多 宛如平常一段歌,
过去未来 共斟酌。

还有“好人一生平安”

有过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
仿佛还在身边,
也曾心意沉沉,
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举杯祝愿,
好人一生平安,
谁能与我同醉,
相知年年岁岁,
咫尺天涯皆有缘,
此情温暖人间。

古典的,陈涛应该说的比较多,比如“霸王别姬”“孔雀东南飞”“相思”“暗香”,我说个非古典但跟港台一样细腻的,陈涛写给田震的“怕黑的女人”

月圆的夜晚是否特别孤单啊,
孤单的夜晚是否特别想念啊,
想念的恋情是否特别遥远啊,
遥远的人你可曾抬头望天,
怕黑的女人家里灯火依然啊,
怕黑的时候总想见你一面啊,
哪怕是说的已经与爱无关啊,
她的心也会感到一点温暖,
过去的信可以不看,
可以将它撕成两半,
直当旧情一刀两断,
不管经过许多年,
说过的话可以不算,
爱过的人可以再换,
只当旧情一刀两断,
错了、做了、啊。

我来个很土的词人吧,张藜,女人三部曲【篱笆辘轳古船】是他写的,我们看这个,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啦……,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啦…..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啦…….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还有,

天天月月月月天天,
圆圆缺缺缺缺圆圆,
村村镇镇镇镇村村,
男男女女女女男男,
谈谈恋恋恋恋谈谈,
散散聚聚聚聚散散,
哭哭笑笑笑笑哭哭,
怨怨恩恩恩恩怨怨,
平平川川川川平平,
山山壳壳壳壳山山,
变变幻幻幻幻变变,
弯弯直直直直弯弯,
风风雨雨雨雨风风,
电电闪闪闪闪电电,
喊喊叫叫叫叫喊喊,
酸酸辣辣辣辣酸酸,
哦哭笑喊叫雷雨电,
哦麻辣苦涩甜酸咸。

是不是还挺有创造意识的?


对了,题主问的是词作者,我只分享了一些作品。其实我提到的这些词人都是我喜欢的。坦白说,我看过听过的都是少数,我不能断言他们字字珠玑,但他们的大部分作品我都喜欢,我认为他们在我心目中就是顶级词人。

说来说去,就是个标准的认定问题,但这事儿还要看风格,看填的字是否妥贴,内在的逻辑是否合理,是否适应了歌唱的这种形式…总之很多原因了。

比如,

  1. 李春波的“一封家书”与“小芳”我认可人家的词。
  2. 郑钧的“赤裸裸”,我也认那词。
  3. “黄土地”的歌“女儿歌”的词,“六月里黄河冰不化,扭着我成亲是我大,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儿圆,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女儿可怜,女儿呦。”
  4. 红高梁“巅轿曲”的歌词,我非常喜欢,
客未走,席未散,
四下寻郎寻不见.
急猴猴,新郎倌,
钻进洞房把盖头掀.
我地个小乖蛋!
定眼看,大麻脸,
踏鼻豁嘴翻翻眼.
鸡脖子,五花脸,
头上虱子接半碗!
我地个小乖蛋!
丑新娘,我的天,
呲牙往我怀里钻.
扭身跑,不敢看,
二黑今晚我睡猪圈!
我地个小乖蛋!

现在不是流行性张力吗?听听人家这歌,那词配上那腔调,唱法,去感受上西北汉子的野性,哈哈。


歌词创作是带着镣铐跳舞,首先得考虑与曲的搭配程度。原来不懂,小时候没少嫌弃“采莲曲”,什么玩意儿嘛还让我们学,鱼戏莲叶还没个完了。后来试着把它先还原成一首歌,才觉得不错。同理,元曲我也讨厌,就讨厌那些加上去的口语化的东西,类似于我上面分享的“说聊斋”里那个口语色彩极浓的“那个”,“唐明皇”里的“啊”“呐”,但真去听歌了,才会注意到那些字一个都少不得。

我总怀疑现在有的人有的词被带偏了,我老婆常让我读些古风歌词,读得我头大,逻辑都不管了,其他还管什么?

哦,我扯远了。

应题的话,我得说,他们挺高级的,我喜欢的其他一些人,大陆的词人,也挺顶级的。

哦,还有,我其实很喜欢许巍的一首歌的歌词,叫“在别处”。

发布于 2023-11-16 12:59・IP 属地安徽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naermu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