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个回答

为何明末军队战斗力如此低下?

副乡长
447个点赞 👍

既然项天鹰他佬讲了几个小故事,我也讲几个小故事,放心,这几个故事和掳掠汉人工匠帮自己造炮的后金顶尖军事科技没什么关系,所以可以放心阅读

话说在前头,我从未质疑项元老无产阶级立场问题,但军事史这方面我还是会大嘴巴一下的

此为崇祯七年十一月在娘子墳的一场小胜,月初祖大寿侦知前哨境外烟尘弥漫恐有夷兵聚集,所以抽调军中汉夷官兵由王天佑带领前去探查,哨骑与后金方接战后发现敌众我寡,急忙请求大本营接济增援,东协副总兵祖大乐收到消息以后即刻出发,当天晚上便赶到娘子墳击退了后金军,首级两百余颗,其余刀马盔甲驼来本部查验另行汇报

这种战报,不比《满文老档》女真赛亚人看的清爽?

当然,刚刚的战报规模不算小,可能体显不出士兵素质

这个小故事主角则是宣镇独石堡一个32人边外侦察小队,守备亲丁二十人,军士十二人,自九月二十九日至十月初九轮番侦察边境以外夷兵动向,因为这次的任务性质是远哨,顾名思义是远离边境线的,按当事人的说法远离边境140-150里左右,已经摸到了国初废弃的开平卫,在这里遇见了马步夷人十余名,看见对面的夷人进攻,这边直接猪突了,斩首八级,己方多是轻伤,没有战死记录

那么下面说一个死缠烂打的小股明军故事:

原文是《兵部为官兵据文飞驰复邑狡寇早已离县事》

崇祯六年七月十日,此时山西总兵张应昌协同把牌王承诏于交城山进剿王刚等流寇,因为流寇方侦骑广布,所以流寇方很早得到消息,又因为各部多马匹,昼夜奔逃300余里与官兵拉开了距离,而官军这边因为因为此前转战各地累计已有七八月之久,又马少步多,追是肯定追不上的,只好知会各州县守军多方布置围追堵截,直到七月十四日整整四天官军一直面临的缺粮的窘境

直到走到了阳曲县才补充了一日的粮料,之后又收到了一千两的兵饷用于购买米豆干粮,待到十六日官军不敢多作停留,启程去往榆次县就食,十七日冒着大雨于山涧泥泞道昼夜奔袭三百里,不能就食只能用干粮对付过去,十八日早到达马房村,此地距离和顺县只有九十里,但前哨塘马千总这时传来消息和顺县已被掳掠多日,还是被流寇和当地守军两拨人轮流洗劫的,然后在没有进城的情况下张应昌、王承诏探知流寇踪迹在榆社县附近四十里,当即出发在本日申时赶到了榆设县的石沟子村击破了流寇,并追击其进入深山

花一昼夜的时间在暴雨和泥泞道路的环境下急行军三百里,在只有两天的休整时间且整整五日粮草不济的情况下完成了追剿任务,之前也转战各地已达七八月之久

这就是传说中费拉不堪的明军

看了那么多的评论,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我跟你说战斗力,你跟我说最后大萌还不是亡了balabala

一百人战斗力强是家丁的功劳,所以明军菜

一千人战斗力强是因为那些都是精锐没有参考价值,所以明军菜

三千人战斗力强但明军大战役败多胜少,所以明军菜

明军打赢后金军是明军粉饰太平,后金军不算己方伤亡战绩注水是秉公直笔...

你想要的答案我这里没有

脑补就够了,别的也没必要

贺六浑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