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的象征意义大于具体的情节意义。
皇上的天然政治地位就决定了,那怕皇上点名赵贞吉上来,赵贞吉办砸了,来背锅的也不会是皇上。再不济也还有个“欺君之罪”等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下,历朝历代有几个因为皇上安排的官员把事情办得不漂亮就直接骂皇上的?这种“皇帝老儿不是好鸟”的批判思维是现代的,至少不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
所以这段没什么情节意义,重点在于其象征意义。
1.“严嵩就不会这么问”一句点的是徐阶,以前揣测上意,曲意迎逢的严阁老倒了。现在上来的徐阁老看着也是小心翼翼,曲意迎逢,但是却是硬了一点。硬了的这一点的区别就是严党与所谓“清流”的区别。很多解读都认为二者在改稻为桑这件事上都是“苦一苦百姓”,因此二者没什么区别,但我认为不应该把二者划等号。长江与黄河,都是大江大河,可是也是有区别的,只是区别重点不在于字面意义上的清与浊,亦不在于其权力斗争的手段,而在于其群体内部的价值或者说目标的认同。
2.接上点的长江黄河之别,这一段简单对话也意味着严嵩时代的彻底告别和这一段斗争中连带的皇权的势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