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回答

《纪效新书》在古代兵书中属于什么水平?

刘承哲
25个点赞 👍

戚继光和他的两本书在西方成名的方式和本草纲目有点像,虽然戚继光兵法在明清已经备受赞誉,但本世纪对戚继光兵法的赞誉很大程度上恐怕是西方军史学界带起来的~西方军事革命是西方军史学界的重要研究项目,大抵是某些西方学者无意中瞥见戚继光兵书的指导思想和西方近代军事革命思想非常相似,于是惊呼原来同时期中国也在进行军事革命,戚老虎也跟着稀里糊涂被抬到了莫里斯古二那波人的档次去了~早年间冷吧之流发明“近代军队”这个无厘头概念之后也是老大不情愿的把戚继光也捧了上去,好说歹说给他整了“中国近代军队萌芽”还是什么玩意的头衔...

此事说来也是滑稽,西方近代军事革命本质是常备军+成文操典+技术革命在短时间内撞到一起后的产物,因为出身蛮族的西欧封建政权在罗马帝国灭亡后的近10个世纪里即没有常备军,也没有操典和日常训练,更谈不上军事技术~因为起点的极度低下才导致15~16世纪的爆发式进步显得过于引人注目,其实古罗马的军事原则和成文操典一直被拜占庭一脉留存,然后通过文艺复兴才开始在西欧大面积传播,以至于西方近代军事革命一个无法令人忽视的元素就是“复古”

从这个角度讲,将戚继光捧为“东方莫里斯”纯属小赞吃大亏,这TMD分明是说堂堂中国古代千年传承的军事成果跟中世纪西欧不识字的蛮子们是一个货色~

然后是纪效新书,其实戚继光在本书序言里已经明确提到

于是乃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乡野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

也就是按戚继光的说法,纪效新书里的大多数内容都不是其自创,而是将汇集当时各类训练章程后删繁就简的产物,我甚至怀疑鸳鸯阵也不是戚继光自己的发明,因为他也从来没说过鸳鸯阵是自己设计的。如果对中国古代军事体系有足够的的认识,其实就会明白,戚继光的军事思想非无特殊之处,只是他身为有文化的一线指挥官,很难得的留下了足够详尽的专业指导手册,在中国历史上像唐代的李靖,宋代的吴璘,都有留下类似的著作,可惜大部分都散佚了~

只不过戚继光这套东西对于网络军史圈绝大多数人来说仅仅只是不明觉厉罢了,尤其是那帮天天抱着“近代军队/封建军队”的民科理论的人。

但是明代一个很诡异的现象是,一方面各种军事知识著作大量出自官僚士人私家之手,另一方面朝廷自己却和死了一样没有以官方名义编撰或下发过任何军事典籍(但也有可能是我不知道),虽然大概可以看出明庭前前后后通过各种渠道搞的杂七杂八的军事章程并不少,但在编修方面完全依靠士绅官僚用爱发电。

知乎的史学大家们天天嘲讽宋朝无能,然而宋代不光官僚士大夫对撰写和汇总军事著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宋代官方对军事知识和军事专著的重视程度同样居历朝之冠,宋代不光收集保存了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的兵书(三百四十七部)更重要的是武经总要这套百科全书式的大部头编修,西方和现代对戚氏兵书的推崇根本上在于它记录的常操,但实际上武经总要记载的常操远早于戚继光(现存兵书中能够找到的最早的成文常操为唐李靖所著)。

这直接导致明代将门对核心军事知识的垄断极其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纪效新书十八卷本提到过这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话题。

凡人一身,皆有左手、右手、前面、背后、中央,此人人可晓。若举点黄旗,则是中军欲变动,听号令施行;若举红旗,则是前营兵欲变动,听号令施行;若举白旗,则是右营兵欲变动,听号令施行;若举青旗,则是左营兵欲变动,听号令施行;若举黑旗,则是后营兵欲变动,听号令施行。仍不必拘五营之次,但见举黑旗,俱要往后看;但见举红旗,俱要往前看;但见举青旗,俱要向左看;但见举白旗,俱要向右看;但见举黄旗,四面俱要向中看;若见五方五旗俱举点,各营四方各照本方向外执立,听号令施行。凡旗点向何方,随其所点向往,旗不定不止,旗不伏不坐。善哉!孙武子教宫嫔曰:汝知而左右手心背乎?呜呼!此教战之指南,此千载不传之秘文,此余独悟之妙也!揭以示人,尤为可惜。

很多人都提到古人在军事训练中会遇到新募人员不辨前后左右的问题,而纪效新书则表示是有这么个事,但这压根也不是个什么事~因为其实你知道前后左右也没用,重点是你得认旗子,戚继光所说的“千载不传之密”,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军事指挥中最最基本的五色五方旗,这是打春秋战国起就有的爷爷级别的常识,按戚大帅的说法这个知识居然在大明军事领域失传了??还得他自己重新发明,还得当成“千载不传之密”...

当然我们都知道戚爷爷是傲娇,虽然嘴上说着才不想告诉你这种秘密呢~其实恨不得手把手的教你,震撼将门虫豸一百年。

所以从根本上讲,把戚继光兵书吹捧的如神一般,本质上属于头发长见识短外加没脑子~戚氏真正的价值在于替尸位素餐的大明军事官僚们做了本该他们去做的去芜取菁,编辑整理的工作,同时有力打击了兵家将门对军事庶务的垄断~而不是从无到有组建了一套全新有效的军事体系,那等于是说打戚继光之前华夏无兵家,你大明朝廷自己丢这个脸就行了,没必要让战国秦汉唐宋一起陪你丢这个脸。

这里还要提一嘴,西方传统指挥和中国传统指挥方式中差异很大的一项是,西方以口令传令为主,旗鼓为辅,这一点从古罗马开始就存在,所以古罗马军队被要求临阵不得喧哗,甚至冲锋时也不许喊叫,就是为了防止影响口令指挥。

而中国古代则是以旗鼓金号为指挥工具,口令则是添头,纪效新书有言“凡各官兵,耳只听金鼓之声,目只看旌帜方色”,便是这个道理,只有旗鼓无法指代的复杂指令,才会以令箭传讯的方式转达,以及队长伍长这一级别会以口令传达。

举个栗子,某某营准备集体向右转,按西方近代指挥就是该营长带着几个连长扯着嗓子大喊“全营/连向右转!”,而按中国古代则是把总一吹喇叭,白旗高举,各哨官认旗跟着转~所以西方军事体系在近代传入东方后与原体系全然的不兼容,不辨左右这种问题也就突出了。

编辑于 2023-06-18 18:51・IP 属地山东
尸体解剖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