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效新书》在古代兵书中属于什么水平?
- 416 个点赞 👍
基本上是顶级水平。尤其是别人还在写玄学的时候,他直接把明军训练实操条例总结修订出来了。毕竟一本纪效新书影响了明清两代加朝鲜,连曾剃头都捧出来当宝贝用。另外还额外给后来的几十本军事爱好者的兵书增加了不少内容(抄抄抄)。
不懂的人都在推崇戚继光的鸳鸯阵和车阵,只看了个阵图就敢号称懂戚继光兵法。戚继光兵法要这么好懂咋就没人学出个戚继光第二来?就是那位号称懂他兵法的戚金临死也只是追赠都督同知,拿手的战绩也很少。
真只看个鸳鸯阵就上场只怕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戚继光的兵书核心是这些:如何从基层建立军队组织,如何训练,如何作战及战术讲解,如何建立军事纪律。至于兵书记载的武器、鸳鸯阵等阵型反倒是次要。但是后世抄兵书的大部分只爱抄阵图和武器。摊手!
以鸳鸯阵举例,有的人讲得天花乱坠什么藤牌手保护后队狼筅长矛杀敌镗钯支援警戒后身,就没人注意戚继光在别的地方说鸳鸯阵不适合平原旷野,而是更适合“江南则地多沮泽,行者不得比肩”这种地形。用在北方多平原旷野的地方,戚继光一样老老实实把他的鸳鸯阵放进车阵里用,先靠车阵抵挡待近战混战才组鸳鸯阵。
另外有没有想过戚继光强调鸳鸯阵队长一定要在前,在这么危险的位置他怕不怕死?万一后面保护不力临阵退缩看到前面射了一箭藤牌手害怕缩了没上前一步,那队长岂不是高危职业?
队长当然怕死,就拿个带旗的矛搁前面谁不心虚,虽然身边有人保护但搁你你敢把命交给别人吗?戚继光的真正的办法并没写在鸳鸯阵那一张,而是他军法的部分,他丫是玩连坐的!连坐大致是上级军官出错砍下级,下级出错砍上级,队友出错砍全队。
换句话说,队长搁前面如果不小心挂了,这一小队人就……同理,这一小队不管哪个人出问题其他人都倒霉。所以戚继光的队伍临阵脱逃不听将令的事是不可能有的,都互相监督者呢,你想跑路队友就是你亲爹也得先把你捅了。像这种如有人瞄着队长射一箭,两藤牌必然踊跃上前抗子弹。抗一把不一定会死还有机会拿赏格,就算死了也有丰厚抚恤金。不去抗那就真死了,连个坟堆都未必有。
这才是鸳鸯阵的核心科技。
此外如何选将,如何建立军队组织,如何重赏罚戚继光絮絮叨叨写了很多不一一例举。
纪效新书里有些阵图也很有意思,你以为他在讲如何排兵布阵,其实戚继光在教你每个军事单位遇到什么情况该上前,什么情况该后退,谁去打伏击谁去打包抄,鸟铳手干什么之类。全是细节战术讲解,就像教练给球员讲战术如何下底传中一样。这部分今天懒了,有时间再扯…
…………
继续更新几个连坐法截图,都是大白话很好懂。这玩意他写了十几页…
一伍内一人当先死了四人不救砍四人。
把总不退哨官退了砍哨官,哨官不退砍总旗,总旗不退队长退了砍队长,队长不退兵退了,砍全队…
编辑于 2022-05-12 17:03・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李梦阳 - 39 个点赞 👍
顶级中的顶级。
真正能和克劳塞威茨比较的兵书。
这两本书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部队的组织化。
上海招的地痞流氓,直接被老蒋打崩。
就是没看这本书。
第一篇开头:
第一切忌【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但看面目光白、形动伶便者是也。奸巧之人,神色不定,见官府藐然无忌者是也。第一可用,只是乡野老实之人。所谓乡野老实之人者,黑大粗壮,能耐辛苦,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此为第一。
这本书还有部分没写,就是训练篇。
训练篇在《练兵实纪》
练伍法,练胆气,练耳目,练手足,练营阵
另外还有不传之秘,就是后勤保障。
古代只有兵法世家口口相传,有些人宁愿带入棺材也不传给子孙,就是因为兵家真能造反。这个是大一统社会防范最严密的。
兵法世家才会有这些东西,比如陇西家族。
而古代裙带学个皮毛,在没有老将的辅佐下单独行动,损失极其难看:
年春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 ,】有功。上曰:“票骑将军率戎士隃乌盭 ,讨遨濮 ,涉狐奴 ,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摄詟者弗取,几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 千有馀里,合短兵,鏖皋兰 下,杀折兰王 ,斩卢侯王 ,锐悍者诛,全甲获醜,执浑邪王 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
收休屠 祭天金人,【师率减什七,】益封去病 二千二百户。”
而且裙带也确实不懂真正兵法,后勤更是白痴:
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 尚穿域 鞠也。【事多此类。】
肉烂了,都不给士兵吃。呵呵
编辑于 2023-01-02 23:50・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烤鸡蛋a - 35 个点赞 👍
属于是中国古代军事操典的集大成者。对以往中国的军事操典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整合和吸收。
其实戚继光的历史地位被严重夸大了,之所以被捧的那么高,其实是因为清朝后期的地方派都拿戚继光的那套书去练自己的私兵,从而晚晴那七十多年,自然就把戚继光的名声给炒起来了。
实际上,在中国军事历史上,戚继光的地位仅仅是起到一个总结的作用,他仅仅是把中国古代以往的军事实践结合起来了,很多内容也不都算是戚继光的原创,比如鸳鸯阵是唐顺之的。车营是俞大猷教他练的。而戚继光最大的贡献是,让后世的人的练兵水平更专业化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部队都是拿他的书练兵的,同时也让兵书的入门门槛进一步降低,能让民间的军事票友看的懂。
编辑于 2022-05-12 10:08・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萨萨里安 - 25 个点赞 👍
戚继光和他的两本书在西方成名的方式和本草纲目有点像,虽然戚继光兵法在明清已经备受赞誉,但本世纪对戚继光兵法的赞誉很大程度上恐怕是西方军史学界带起来的~西方军事革命是西方军史学界的重要研究项目,大抵是某些西方学者无意中瞥见戚继光兵书的指导思想和西方近代军事革命思想非常相似,于是惊呼原来同时期中国也在进行军事革命,戚老虎也跟着稀里糊涂被抬到了莫里斯古二那波人的档次去了~早年间冷吧之流发明“近代军队”这个无厘头概念之后也是老大不情愿的把戚继光也捧了上去,好说歹说给他整了“中国近代军队萌芽”还是什么玩意的头衔...
此事说来也是滑稽,西方近代军事革命本质是常备军+成文操典+技术革命在短时间内撞到一起后的产物,因为出身蛮族的西欧封建政权在罗马帝国灭亡后的近10个世纪里即没有常备军,也没有操典和日常训练,更谈不上军事技术~因为起点的极度低下才导致15~16世纪的爆发式进步显得过于引人注目,其实古罗马的军事原则和成文操典一直被拜占庭一脉留存,然后通过文艺复兴才开始在西欧大面积传播,以至于西方近代军事革命一个无法令人忽视的元素就是“复古”
从这个角度讲,将戚继光捧为“东方莫里斯”纯属小赞吃大亏,这TMD分明是说堂堂中国古代千年传承的军事成果跟中世纪西欧不识字的蛮子们是一个货色~
然后是纪效新书,其实戚继光在本书序言里已经明确提到
于是乃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乡野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
也就是按戚继光的说法,纪效新书里的大多数内容都不是其自创,而是将汇集当时各类训练章程后删繁就简的产物,我甚至怀疑鸳鸯阵也不是戚继光自己的发明,因为他也从来没说过鸳鸯阵是自己设计的。如果对中国古代军事体系有足够的的认识,其实就会明白,戚继光的军事思想非无特殊之处,只是他身为有文化的一线指挥官,很难得的留下了足够详尽的专业指导手册,在中国历史上像唐代的李靖,宋代的吴璘,都有留下类似的著作,可惜大部分都散佚了~
只不过戚继光这套东西对于网络军史圈绝大多数人来说仅仅只是不明觉厉罢了,尤其是那帮天天抱着“近代军队/封建军队”的民科理论的人。
但是明代一个很诡异的现象是,一方面各种军事知识著作大量出自官僚士人私家之手,另一方面朝廷自己却和死了一样没有以官方名义编撰或下发过任何军事典籍(但也有可能是我不知道),虽然大概可以看出明庭前前后后通过各种渠道搞的杂七杂八的军事章程并不少,但在编修方面完全依靠士绅官僚用爱发电。
知乎的史学大家们天天嘲讽宋朝无能,然而宋代不光官僚士大夫对撰写和汇总军事著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宋代官方对军事知识和军事专著的重视程度同样居历朝之冠,宋代不光收集保存了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的兵书(三百四十七部)更重要的是武经总要这套百科全书式的大部头编修,西方和现代对戚氏兵书的推崇根本上在于它记录的常操,但实际上武经总要记载的常操远早于戚继光(现存兵书中能够找到的最早的成文常操为唐李靖所著)。
这直接导致明代将门对核心军事知识的垄断极其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纪效新书十八卷本提到过这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话题。
凡人一身,皆有左手、右手、前面、背后、中央,此人人可晓。若举点黄旗,则是中军欲变动,听号令施行;若举红旗,则是前营兵欲变动,听号令施行;若举白旗,则是右营兵欲变动,听号令施行;若举青旗,则是左营兵欲变动,听号令施行;若举黑旗,则是后营兵欲变动,听号令施行。仍不必拘五营之次,但见举黑旗,俱要往后看;但见举红旗,俱要往前看;但见举青旗,俱要向左看;但见举白旗,俱要向右看;但见举黄旗,四面俱要向中看;若见五方五旗俱举点,各营四方各照本方向外执立,听号令施行。凡旗点向何方,随其所点向往,旗不定不止,旗不伏不坐。善哉!孙武子教宫嫔曰:汝知而左右手心背乎?呜呼!此教战之指南,此千载不传之秘文,此余独悟之妙也!揭以示人,尤为可惜。
很多人都提到古人在军事训练中会遇到新募人员不辨前后左右的问题,而纪效新书则表示是有这么个事,但这压根也不是个什么事~因为其实你知道前后左右也没用,重点是你得认旗子,戚继光所说的“千载不传之密”,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军事指挥中最最基本的五色五方旗,这是打春秋战国起就有的爷爷级别的常识,按戚大帅的说法这个知识居然在大明军事领域失传了??还得他自己重新发明,还得当成“千载不传之密”...
当然我们都知道戚爷爷是傲娇,虽然嘴上说着才不想告诉你这种秘密呢~其实恨不得手把手的教你,震撼将门虫豸一百年。
所以从根本上讲,把戚继光兵书吹捧的如神一般,本质上属于头发长见识短外加没脑子~戚氏真正的价值在于替尸位素餐的大明军事官僚们做了本该他们去做的去芜取菁,编辑整理的工作,同时有力打击了兵家将门对军事庶务的垄断~而不是从无到有组建了一套全新有效的军事体系,那等于是说打戚继光之前华夏无兵家,你大明朝廷自己丢这个脸就行了,没必要让战国秦汉唐宋一起陪你丢这个脸。
这里还要提一嘴,西方传统指挥和中国传统指挥方式中差异很大的一项是,西方以口令传令为主,旗鼓为辅,这一点从古罗马开始就存在,所以古罗马军队被要求临阵不得喧哗,甚至冲锋时也不许喊叫,就是为了防止影响口令指挥。
而中国古代则是以旗鼓金号为指挥工具,口令则是添头,纪效新书有言“凡各官兵,耳只听金鼓之声,目只看旌帜方色”,便是这个道理,只有旗鼓无法指代的复杂指令,才会以令箭传讯的方式转达,以及队长伍长这一级别会以口令传达。
举个栗子,某某营准备集体向右转,按西方近代指挥就是该营长带着几个连长扯着嗓子大喊“全营/连向右转!”,而按中国古代则是把总一吹喇叭,白旗高举,各哨官认旗跟着转~所以西方军事体系在近代传入东方后与原体系全然的不兼容,不辨左右这种问题也就突出了。
编辑于 2023-06-18 18:5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尸体解剖 - 16 个点赞 👍
我国历史上的兵书大多数是理论抽象流,而且不是系统性的,所以往往各方面都沾边,但又都没有细讲。
戚帅的那两本是实操流的,类似现代的野战条令、野战手册或者兵种操典。戚帅的这两本也不算最早的,最早的这种实操流大多没有完整保存下来,保存比较好的是通典里的李靖兵法。
实操流也分不同层次教学的,以日系来说,兵种操典主要是讲步兵分队战斗所谓的各种技能,像武器操作,行军,队形和攻防等等。更上一次是作战要务令,这玩意是把作战纲要和阵中要务令合并,主要内容是讲诸兵种合成和战术的,在更上层次是统帅纲领,是讲战役层面的。
现代兵学大致都是这样分,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像美军的FM,就是野战手册,野战手册有训练战术之类的。苏军有分队的战斗条令,也有更上层次的野战合同战术等等。
查看全文>>
Alex - 13 个点赞 👍
懒狗作品。
新书的内容主要涵盖戚继光三类部队中的步营,哪怕后期修了14卷本也不过是从实记里东抄抄西抄抄塞进去。
那么步营在戚继光在北方的规划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论火力,步营2000人/1000多鸟铳,看着还行吧?
结果骑营2000人/500鸟枪+60虎蹲炮。
车营更是丧心病狂的3000人/500鸟枪/256大佛朗机。
这三类记录都是在实记里才详细出现的,但是实记也不全。
因为实记的东西是戚继光摘抄自己奏议形成的,但是抄的时候抄的并不全。
而在戚继光的设想中,步营主要负责防御山地、边墙、墩台,并不承担主要交战任务。
说到底就是戚继光晚年懒狗了,没心思把车营骑营的兵法按照新书的模式详细整理了。
另外朙壬军事理论体系这个事情吧。。emmmm
要看会战模式,你得看八阵合变/阵记
看军械得各种武备xx(这类兵书是成书质量最烂的)
基层训练得看乡约、塞语
更不用说孙、吴、六韬三略这些基础读物了。
只看一本是远不行的。
编辑于 2023-10-11 15:5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君子剑转转转 - 4 个点赞 👍
纪效新书的优点在于具体,可操作性强,缺点也是如此。
像孙子兵法之类的兵书,类似于java编程思想,你说有用,肯定有用,但是你只读完java编程思想能不能做一个图书管理系统,那肯定是做不了的,因为讲的不够具体。举几个例子,吴起兵法说,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尉缭子兵法里说,吾用天下之用为用,吾制天下之制为制。修吾号令,明吾刑赏,使天下非农无所得食,非战无所得爵。使民扬臂争出农战,而天下无敌矣。故曰,发号出令,信行国内。这些大道理和具体练兵没啥联系。
纪效新书的特点就是很具体,你可能照葫芦画瓢,所以明清有不少人跟着这本书学习练兵。
但这本书的缺点也正在于此,因为太具体了,所以受众少,普通人不练兵,学这个就没用,作为谈资也不够好,而且这本书具体到只适合古代军队,现代军校学这个也没用。
而孙子兵法却不同,虽然也有很多具体的东西,比如行军的注意事项,但是总体上偏向于理论,因此,有种万金油的感觉,研究军事的可以谈,研究商业的也可以谈,作为谈资也有用,很多领域到了理论层面就很接近了。
至于你想把纪效新书或者孙子兵法用于管理,我觉得没必要,管理学本身已经发展到很完善的程度了,没必要再从古代兵法中学习。现代兵法已经超越了古代兵法,但用现代兵法指导商业管理也远不如管理学。
编辑于 2022-05-12 16:58・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黄思永 - 0 个点赞 👍
其实中国民间骗子的鼻祖
陈家沟陈长兴的太极拳谱(一个老农懂个屁拳经啊 字都未必会写)
也是抄袭戚继光的这书里的拳经
陈家沟全沟铁膝盖老拳师们能在业余拳手徐晓冬前坚持对抗1分钟不倒地的估计是0
陈家沟诈骗的套路
1.和徒弟打拳(类似刷单)表演 忽悠领导(以前是王爷)
2.靠徒弟学费变现
现在电信诈骗们保健品诈骗们也是这套路
1.刷单表演
2.名人功效
3.割轻信的韭菜
编辑于 2022-05-12 11:25・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明通端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