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云南为什么在明代之前长期保持独立、半独立状态?

匿名用户
845个点赞 👍

我们应该感谢明朝对云南实行的政策。不然云南就变成今天的越南了。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云南就反了........陈寅恪评价唐朝灭亡就说「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所谓「祸基于桂林」就是说,晚唐始终必须花费极大的力量来维持边疆针对南诏的防御。唐朝和其他王朝不一样,对唐朝冲击力最大的不是北方的民族,突厥在晚唐时早就衰弱了,而且突厥一直不是唐朝的对手,对唐朝造成极大冲击的是南方的民族。晚唐的南诏国依靠本身的战斗力和与吐蕃的盟约,两次击败唐朝的进攻,甚至一度围攻过成都,并向缅甸扩张,一直打到伊洛瓦底江边。当时的南诏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南方霸权。

根据经游历唐代广州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曾写到南诏的情况:

南诏人的衣着、建筑和中国人相似,信仰佛教,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富的麝香,境内遍布白雪覆盖的大山,高耸云霄,世所罕见。这里出产的麝香极其优良,疗效极好。

晚唐的南诏国

可见南诏就和日本一样,也属于一个汉文化为基础,兼有浓厚本土文化的汉文化国家。唐朝有六部,南诏则有六曹,即兵曹、户曹、客曹、法曹、士曹和仓曹,完全是模仿唐朝地方官制。当然,南诏的官员,基本都是由世袭公卿贵族出任的。但是,南诏本身也有模仿中原的科举制度。但这种科举制度,我猜测和日本平安时代的科举一样,是世袭制度下一种不太重要的补充。而且南诏的国王也都使用汉风谥号,就和当时的西域白人国家或者韩国一样。像差劲的南诏君主,南诏人就管他叫「幽王」,最优秀的南诏君主,南诏人就管他叫「神武王」。

到了大理时代,也就是段氏家族统治的云南,就是一个南方的韩国,拥有独特的,和中原王朝相似,但又有差异的云南文化。宋挥玉斧的故事也证明了宋朝对云南不再有统治意愿,大理时期的云南也不再耀武扬威,而是和中原王朝保持良好的关系,宋徽宗年间,大理宪宗段和誉曾派使请求入贡。宋朝封段氏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大理国的壁画,其君主穿的也是冕服

后来蒙古征服世界,为了从西南方打开缺口对南宋进攻,就先灭大理。二十年内蒙古帝国共对大理国发动了三次战争。末代宰相高泰祥为了保护段皇,首先在大理城和蒙古入侵者进行了战斗,然后又回到自己的封地姚州继续战斗,直到壮烈战死。也算大理的文天祥了。当时忽必烈对他就和对文天祥一样钦佩。

不过大理被蒙古灭后,大理段氏也没有从此结束,他们继续世代担任元朝的大理总管,又经过了一百三十年的岁月。直到元朝灭亡后,仍然效忠蒙古,抗拒新中国(明朝)的统一。明朝这个新中国成立后,进军云南。

你们只知越南写过《平吴大诰》,却不知道大理也有《大理战书》 ,你们只知道越南的「南帝山河南帝居」,却不知道大理也写过类似的诗,末代总管段世给明军统帅傅友德书信,宣扬大理的抵抗情绪,还写诗言志:

长驱虎旅势桓桓,深入不毛取暴残。
汉武故营旗影密,唐元遗垒角声寒。

「汉武故营旗影灭,唐宗遗垒角声寒。」意思是汉武帝征服这里的时候吃了多少苦头,唐玄宗攻打这里的时候吃了多少苦头,难道你还想重蹈覆辙吗?我估计段世仍然想明朝政府借重段氏来统治大理,请求成为明朝的藩属国而非州县。但是很显然朱元璋不买他的账。

不过此时段氏的兵马已经不能够支撑起其顽强的意志了,段氏远非南诏和大理国时代可比,只有一城之地,援军也断绝,无论如何无法与占据天下的明军放对。最后段世被擒,大理段氏灭亡。明军占领云南后实行的制度是,在云南实行了文化变迁,并且实行改土归流,大批汉族军民向云南移民,改变了云南的人口结构。在将云南纳入帝国州县、卫所体系的同时,又在昆明分封了黔国公沐氏。一改自残唐以来中原王朝无法控制云南地区的局面。

明军占领大理城

云南就从此重回中国的怀抱。

余澄空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