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确实是真的,上午我就发过想法,如今多方都已经确认了。
不过我看了下,前排回答有部分细节不准确,我先说结论吧:
台积电已经确定下周起切断大陆所有7nm及更先进制程AI芯片代工,甚至连部分AI初创公司都收到了邮件;
此举对大陆部分AI初创公司确实是重大打击,但短期内美国及台积电打击的核心目标还是AI计算卡,尤其是技术难度和战略意义极大的AI训练芯片;
小米玄戒团队的3nm/4nm AP、地平线的车端算力芯片、小鹏自研的车端推理芯片等暂时不在受影响行列;
如果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后续美国不应该再继续扩大打击面(否则只是把所有人往自主产线逼);
但特朗普上台后政策可能倾向于不管不顾的王八拳,所以我建议小米、小鹏、地平线等等厂商都做好底线思维,有条件的话尽快尝试去自主产线流片做后备方案。
正式分析此事之前,我先说个题外话:
拜登这四年在美国本土评价不高(主要是民生层面搞出来大通胀),美国人自己最关注的永远是“月薪三千”的经济问题。
更进一步说,由于国内汹汹民意和利益集团的阻挠,拜登在战略层面既没法撼动军工和医药的内部顽疾,也没法彻底扭转特朗普加关税的那套玩法。
但我认为,在拜登本人还比较清醒和有控制力的前三年,拜登政府在战术层面的诸多操作称得上精明。
挑动俄乌冲突固然隐患极大,随着时间流逝更是把整个北约去工业化的现实赤裸裸的摆在所有人眼前,但短期内确实极大削弱了欧洲“盟友”并助推资本回流美国。
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击也是稳准狠,华为海思、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半导体龙头企业陆续都上了实体清单;
虽然牺牲英伟达CUDA将市场全送给海思昇腾计算卡长期看后患无穷,甚至助推国内半导体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商业正循环,但客观上确实起到了延缓和打击我国AI产业的作用。
说白了,透支未来换现在固然不是长久之计,但比起特朗普早期一套王八拳“透支未来却没换来现在”还是高明一些。
而且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家底确实厚,短期内拜登能透支的牌自然也比较多。
甚至我认为,在AI大模型爆发直到麒麟9000s横空出世前的2022~2023年,可以说是我国科技、产业乃至舆论压力最大的时期。
至于长期,反正事实证明拜登干了四年就下台了……
正如那句名言,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
如今特朗普已经重新上台,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击可能还会扩大化。
虽然近些年来看特朗普执政后期手腕相对成熟不少,但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一些话我就直说了。
之前美国盯得最紧的,还是技术难度和战略意义最大的训练芯片。
我记得去年我写回答时提过,阿里大规模切自研的平头哥,后来在
老师提醒下删了,避免暴露信息。现在无所谓了,平头哥在台积电生产过一批后也被禁了。
结果美国生生把所有国内市场全部拱手让给海思昇腾,直接助推菊厂上半年经营利润翻了四倍多。
而对于手机AP(不包含基带)、车机芯片、车端算力芯片等等领域,虽然普遍应用7nm甚至5nm先进制程,但此前美国没有卡死。
比如车端算力芯片归根结底是推理芯片,说实话技术难度相对低一些,美国卡的也不是那么死。
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都有自研的算力芯片,尤其是小鹏前两天刚刚官宣图灵AI芯片。
原本小鹏都已经准备好了上英伟达Thor,结果Thor屡次宣布跳票,最新消息量产居然可能推迟到2025年下半年。
英伟达作为上游核心供应商,屡次跳票实质上也是伤害自己的商业信誉和行业口碑。
小鹏本来就有自研车端算力芯片的计划,英伟达的拙劣表现也是狠狠推了一把。
行业内的小道消息是,小鹏基本下定决心全面推进自研芯片了。
小鹏的云端算力是跟阿里合作,如今训练这块已经有昇腾计算卡,此前车端用台积电代工的图灵AI芯片理论上风险不大。
又比如小米的玄戒团队,基带暂时搞不定需要外购,但自研AP已经在台积电投片。
行业内流传的小道消息是,此前双方默契是N-2模式(即始终落后最先进制程两代)。
这种方式理论上威胁不到美国的核心产业,而且台积电和美国也要赚钱,算是某种潜规则。
所以顺利的话,小米玄戒团队应该是明年量产4nm,后年量产3nm。
如果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后续美国不应该再继续扩大打击面。
道理我说过很多次,消费端麒麟芯片的量产和迭代,已经摆明了自主产线的产能和良率持续提升。
你美再继续扩大打击面,结果也只是把所有人都逼到自主产线那一边而已。
当然现在特朗普上台了,他是有可能不管不顾继续王八拳的。
小鹏的图灵AI芯片用的是5nm制程,地平线貌似也有,不过5nm在华为和SMIC合作产线的能力范围内。
虽然5nm产能很紧,菊厂一家都不够用,但真有需要匀一点给车端我觉得还是能做到的。(车端那点量相比手机端差太远了)。
玄戒这边可能麻烦一些,但已经完成的设计理论上也可以在自主产线重新流片。
所以我建议小米、小鹏、地平线等等厂商都做好底线思维,有条件的话尽快尝试去自主产线流片做后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