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中华文明为什么是一个长时间屹立不倒的文明?

Finish
1122个点赞 👍

核心因素其实就是地理位置。

直到近代航海技术成熟之前,东亚大陆和世界文明核心区(以黎凡特/新月地带为原点,基本可以等同于“高加索人种地中海类型”的原生区域)比较隔离的。很难发生大规模的域外同等级文明的入侵。

而在少量的同级别文明交流、碰撞的场景中,中华文明基本上是被同化、被影响的一方,而不是相反。

典型如和印度的交流,是印度文明深刻影响了华夏文明。中古以后的华夏,佛教的表面影响和深层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另一个典型就是在西北方向,儒家社会在和伊斯兰社会的接触中,始终是节节败退的一方。

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种跨血缘、强调“人人平等”的天启宗教相比,血亲宗族和泛灵论的传统中华社会,在组织生长能力、意识形态动员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劣势。

相较于于儒家宗族的血缘(或拟血缘,比如各种“连宗”,同乡会这种地缘组织也可以看作拟血缘的变种)封闭性,基督教教会、伊斯兰教坊要开放得多,对社会边缘人及底层民众的吸纳和救济力度,也更为强大。近代基督教在中国扩张的一个种子力量,就是教会收养的弃婴和孤儿(儒家社会的弃民)。

直到今天,在很多大城市,都有许多初来乍到的体制外新移民(基督徒),没有亲戚好友,也没有国有单位的党工群团关怀,却能通过教会和教友,获得很多帮助。有个朋友所在的教会小组里,有个成员生病住院了,在杭州没有亲戚关照,但小组里的教友(他们一般互称兄弟姐妹)主动轮流照顾他,直到康复出院。

这是一个在传统中华社会相对真空的生态位,到头来,也是儒家文明对抗天启宗教,最容易被挖墙脚的地方。

PS: 答主是无神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众号:盖因斯(全部原创,欢迎关注)

盖因斯iFortune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