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时,为什么百姓纷纷叫好唾骂,还向刽子手扔赏钱?

砲九进十八
372个点赞 👍

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清朝历史,就只看康乾盛世就行了,你会发现,这不是封建制,这是比封建制更落后的农奴制!康熙时期华夏人口3000万,完全没有人地矛盾,照样可以把农民激起来起义!在历史的任何时期(明朝到民国,农民年产值是一直没变过的,基本上每年纳粮之后就是吊个命,遇上灾害,大片饿死是常事!),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还有力气搞起义,那确实就是被逼得完全没法活了!1905年,学部统计全部人口识字率是0.5%(这0.5%里面基本上都是满人和地方官员(现在我们的公务员人口数量为700万,大概也是0.5%)!也就是说整个清朝普通人基本上全是文盲!文盲怎么活?除了丛林法则还能怎么活?(1700年的时候英国识字率和法国识字率已经到全国人口的55%了!所以那个时候的清朝普通人真的就是叫未开化(你能期待一群未开化的人做什么呢?不管你说他们向筷子手扔赏钱也好,向六君子唾骂也好,作为一个小学一年级识字能力都不如的普通人,他们除了向权力低头,你期待他们能做什么?你期待他们能思考什么?他们所有的信息来源,只有道听途说!)),维持政权的方式只有恐怖主义和神权(所以皇帝叫天子)!所谓的历史,传承,有资格写这些的基本上都是制度的利益既得者!加上清朝也被誉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文字狱朝代,文字狱什么都不阻碍,它只是对一切道德都进行破坏,因为它侵蚀了所有道德的基础:既对真理的认识和尊重!所以清朝历史基本上就是清朝历屎!只是野蛮和落后而已,谈不上有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唯一的价值,是让人记住极权统治对一个民族的伤害!


在清朝末期,随着留学日本的二代,三代变多,慢慢开始有了开化的趋势,比如在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俄国战败,此时国内建议向日本学习的呼声变多,清政府才有了改革政体,立宪建国的打算,但是慈溪一听立宪之后会削弱皇帝权力,马上开始动歪脑筋,宣布暂缓立宪,缓多久?12年!慈溪想的是先拖,12年后大家都忘了!结果慈禧1907年先把自己拖挂了!(这才有了1908年清朝的一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的诞生,这部宪法除了照抄1889年日本宪法之外,还把日本宪法中限制君权的所有条款全部删除!


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火速修改宪法,宣布国家事宜,将由国会商定,皇帝不再独裁,此时革命之火已无法阻止,1912年,清政府下线!


民国建立后第一届民国宪法本来有对袁世凯权力的限制条款,袁世凯不满,第二年直接改宪,又变成独裁!再之后就是军阀混战,然后就是中日战争了,对比西方文明来说,华夏这片土壤,一直都是处在在想要仿照西方建立现代文明,但是奈何都是一群泥腿子,除了丛林法则的你吃完,我吃你,只是把西方国家政体的民主,自由当成一种为自己政治资本牟利的工具以外,需要大家牺牲的时候,就是民主,自由,完了继续大权在握,什么文明,分权,都是纸上谈兵,就像朝鲜一样,每年都拿美国援助,国内媒体却集中对美国开火!从小培养人民的西方国家的仇恨教育,本质上还是没有走出丛林法则的怪圈!我想起一个故事,一对英国人到了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走的时候留下了很多物资和知识给当地的土著首领,原本以为他们会慢慢开化,过段时间回去一看,当地人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他们留下的所有资料都集中在了土著首领的家里,并且土著首领还对当地人说,他们都是邪恶的魔鬼,让当地人不要和他们亲近!这才是赤裸裸的基础版本的人性!土著首领利用这些资料完成了对部落人群更好的控制,并且因为有了更多的知识,所以知识也变成了一种权力,就像中世纪的西方的教皇一样,知识只能教廷有,普通人不需要懂知识,因为你不懂,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西方神权统治的结束正是伴随着知识的普及(1482年,德国人古滕堡发明印刷术,随着商人把这种技术带到了欧洲各国,50年时间里仅印刷术的出版物就达到了1200万份,欧洲开始出现知识的广泛传递和共享!(此时才1532年,这也是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兴起,神权治国走向没落的开始!)(而印刷术比欧洲出现得更早的华夏,整个西汉公元前202年到1912年清朝下线的各种出版物一共才不到200万)!进入现代文明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识字率的广泛普及(法国和英国在1700年已经有55%的识字率)对比清朝末年200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上过学,还基本上都是权力阶层的既得利益者!! 第二出版物的自由,欧洲由于国家众多,类似于严肃哲学的书籍,特别是涉及到政治话题的,本土无法发行可以在邻国发行,(比如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抨击法国制度的书籍《哲学通信》就是1733年在英国发行,然后又流回法国,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于发行的抨击法国制度的《论法的精神》1748年在瑞士发行,然后流回法国,法国哲学家卢梭发行的抨击法国制度的《社会契约论》1762年在荷兰发行,然后又流回法国,在17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包括广场,大学,咖啡馆,街头)到处都是在公开场合讨论这些书籍内容的人,这个阶段在后来被称为《启蒙运动》,正是启蒙运动的出现,1789年,法国爆发法国大革命,第一版《人权宣言》发布,国家政体正式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你能在历史上所有的宪法里面看到《人权宣言》的影子!因为所有的宪法,都是基于《人权宣言》之后出现的(只有美国和《人权宣言》同步了(当时新建立的美国在建国前后都深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同年晚些时候,法国开始立宪,1792年,法国正式建国(由于周边一众封建王朝都对这种全新的政体(基于人们自己订立并签订需要遵守的契约(宪法)结成平等的联盟(也叫国家)感到害怕,于是法国建国后欧洲多个封建王朝(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奥地利,丹麦,瑞典,普鲁士等)联合起来向法国宣战,在7次群殴法国失败后(就是打不下来,还一个个被反揍得人仰马翻)!在意识到这种全新版本的政治体制不是他们可以挑衅之后,欧洲各个封建王朝纷纷宣布改革政体,立宪建国,在亚洲,已经结束闭关锁国的日本也观察到了世界的变化!1889年,日本宣布结束封建政体,立宪建国,同年,日本颁布第一部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该宪法参考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随后就是1908年的清政府立宪了!


在1789年第一版《人权宣言》里面,国家政体的建立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没有分权,就没有宪法!这个条件在离开欧洲后就基本上消失了!从日本那里开始基本消失,到了清朝就是彻底消失!


1789年人权宣言全文:


组成国民会议的法兰西人民的代表们,相信对于人权的无知、忽视与轻蔑乃是公共灾祸与政府腐化的唯一原因,乃决定在一个庄严的宣言里,呈现人类自然的、不可让渡的与神圣的权利,以便这个永远呈现于社会所有成员之前的宣言,能不断地向他们提醒他们的权利与义务;以便公民们今后根据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所提出的各种要求,总能导向宪法的维护和导向全体的幸福。


因此,国民会议在上帝面前宣布如下的人权和公民权:



第一条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第二条 一切政治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清楚授予的权力。



第四条 自由是指能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


第五条 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强制去从事法律所未要求的行为。


第六条 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订。


第七条 除非在法律所确定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规定的程序,任何人均不受控告、逮捕与拘留。凡执行或派人执行任何专断的命令者,皆应受到惩罚!


第八条 法律只应设立确实必要和明显必要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经通过并且公布的法律而合法地受到惩处,否则任何人均不应遭受刑罚。


第九条 所有人直到被宣告有罪之前,均应被推定为无罪,而即使被判定需要逮捕,一切为羁押人犯身体而不必要的严酷手段,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十条 任何人不应为其意见甚至其宗教观点而遭到干涉,只要它们的表达没有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


第十一条 自由交流思想与意见乃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自由地言论、著作与出版,但应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此项自由的滥用承担责任。


第十二条 人权和公民权的保障需要公共的武装力量。这一力量因此是为了全体的福祉而不是为了此种力量的受任人的个人利益而设立的。


第十三条 为了公共武装力量的维持和行政的开支,公共赋税是不可或缺的。赋税应在全体公民之间按其能力平等地分摊。


第十四条 所有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由其代表决定公共赋税的必要性,自由地加以批准,知悉其用途,并决定税率、税基、征收方式和期限。


第十五条 社会有权要求一切公务人员报告其行政工作。


第十六条 一切社会,没有分权,均无丝毫宪法之可言。


第十七条 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除非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对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时基于公正和预先补偿的条件,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

编辑于 2023-12-15 13:36・IP 属地重庆
林仙夕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