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没有。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请问题目中的这种话最早究竟是谁编排出来的?
我百度了一下,网上一些营销号确实有这种说法:


写得倒是非常生动,跟他就在现场一样,但他又没给出任何史料出处。
我查了相关史料,并没有发现类似的记载,据《清稗类钞》记载的戊戌六君子从被逮捕到菜市口行刑经过是这样:
戊戌六君子冤狱
光绪戊戌八月初八日,康广仁等六人奉旨被逮。时由步军统领衙门兵役牵挽发辫以行。
谭嗣同曰:“我辈皆文人,且有官职,逃将焉往?”
兵役曰:“提督衙门拿人向例如此。”
次日解刑部。
十三日,有派御前大臣会审之说。刑部大堂增设公案,部署一切。而刚毅忽至,挥手嘱从缓,且听后命旨下,将六人上堂点名,即令登车。刘光第询承审官为谁?谓我至今未识康有为,尚可容伸辨否?
众曰:“不必言矣。”
乃迳解赴菜市口,由提督衙门兵役二百人护行。
六人被杀之次第:先康广仁,次谭嗣同,次林旭,次杨深秀,次杨锐,次刘光第。
正法讫,薄暮矣。林著补服,未挂珠,余均便衣。
死后均由林联生太守为之成殓。
深秀以丧兄故,早欲出都,以其子得拔贡,俟朝考留京,遽罹于难。
光第既死,妻女欲以身殉,遇救,得不死。
菜市口距广东会馆最近,广仁死后,粤人竟莫敢过问。
嗣同死未暝目,李铁船京卿征庸慰之曰:“复生头上有天耳,始暝目。”
十四日早,降谕暴其罪状。
戊戌六君子八月初八被步军统领衙门的清兵逮捕,逮捕时清兵是拉着六人的辫子走的。
怪不得满清要强制汉人都剃发易服成金钱鼠尾,原来还有这个功能。
谭嗣同当时还说了一句,他们都是文人,又有官职,怎么可能会逃呢?
清兵回说,那不管,他们提督衙门拿人一向如此。
第二天八月初九,六人被押解到刑部。
仅过了四天,即八月十三日,据说会派御前大臣会审。刑部还增设公案,部署好了一切。然而刚毅突然赶来,挥手说等等,等慈禧太后的命令。于是在堂上当场将六人点名,随即命令登车。原来满清朝廷根本不打算审,准备直接杀了就完事。
于是刘光第问了一句,承审官是谁?他至今根本就不认识什么康有为,可不可以容他申辩?
另外五人异口同声地劝他算了,不必再说了。
六人被拉到菜市口,按照顺序先后被杀,杀完大约是傍晚时分。被杀六人只有林旭穿了补服,但没有挂朝珠,其余五人都穿着便服。
菜市口离广东会馆最近,但是没有广东人来为康广仁来收尸。
十四日早晨,清廷才将谕公布了六人的罪状。
这就是戊戌六君子被杀害的经过,没记载有什么扔白菜帮子的热闹场面。
实际上清廷杀他们非常仓促,审都没审,就慌忙将人给杀了,而菜市口附近的人也压根不敢来围观。
这种未审而诛的杀人方式,也表明满清政府压根装都懒得跟汉人装了。
效果也非常明显,满汉矛盾彻底激化,反满革命开始深入人心。
我又在知网上找了一篇比较正经靠谱的学术论文,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王姗姗的《“戊戌六君子”之死及评价》,关于六君子被杀经过是这么说的:




编辑于 2023-03-08 00:32・IP 属地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