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十五讲》看两遍,记得两遍。第二遍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休谟、康德。
张志伟的《德国古典哲学》看N遍,可以对照着纯批的书看,李秋零译本。把康德看明白,看到彻底懂了。
复旦吴晓明、王德峰、张双利,马哲三剑客的视频认真刷一下,两遍起步。其中王德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张双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重点。配套书籍复旦的《马哲选读》。
陈亚军的当代西方哲学课程,其中讲的比较好的是早期维特根斯坦和实用主义,后期维特根斯坦他讲的糊里糊涂,千万别听。《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可以看,《逻辑哲学论》看不懂的话是数学不好的问题,《哲学研究》看不懂的话很正常。
尼采直接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之前就得了解清楚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哲学一点都不难,难在尼采的文本,但是个人觉得没必要去啃他的文本,除非你很有兴趣。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可以直接看,存在主义到底想讲什么,先了解一下。什么存在的时间结构、存在的状态之类的,并不难理解。同样是文本绕来绕去,可以参考陈嘉映的文章和书。陈嘉映讲的最清晰,没有之一。
当代的西马,可以看南大张一兵的视频和文章,并不难懂。福柯的书可以看看,蛮有趣的,不枯燥。
中哲王德峰是玩票的,讲的基本没错误,但是讲的不好,太粗枝大叶,而且剑走偏锋。杨立华比他要好,但是暴论频出,而且杨立华中西贯通的能力不够。
牟宗三、冯友兰的书籍文章可以读一些,真正贯通中西的大家。杨立华的老师陈来还可以,基本理解了中西哲对应的框架。陈来的《宋明理学》还不错。
中哲核心就四本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程朱理学的解读,陆王心学的解读,让这四本书具有了柏拉图到康德完整哲学构架。你如果读出这种感觉来,中西哲学大概就通了,或者说哲学通了。
最近重读《理想国》,与四书相互印证,其中太多相似之处。更感到中西哲学的贯通所在。
最后补充一点,当代哲学基本没难点(这里指的是理解),所有当代哲学的内容,你自己可以推出来。闲来无事,你就把哲学史里面的关节进行颠倒翻转,就是当代哲学的诸多破题之处。所以,要讲一个“贯通”,贯通就是你在此哲学家处看到彼哲学家,在此哲学处看到彼哲学。
人类的基本问题就那些,人类的思维结构就那样,西面的哲学“左手一个慢动作”,东面的哲学是“右手一个慢动作”,后来哲学无非“左手一快动作”、“右手一个快动作”、“左右手一起快动作”、“左手快、右手慢动作”……诸如此类。明白了左、右、快、慢等基本的原理,无论它动作怎么花哨,都能一眼看透。
哲学到后来,都是关于哲学史的理解。古今中外的人,生活虽有不同的处境,思想却有相同的路径。不同的处境塑造了民族,相同的路径构筑了人类,哲学毕竟是人类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