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回答

如何系统自学哲学?

相葉晴
96个点赞 👍

大家先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子游戏的人说自己想要系统性地玩电子游戏,你会推荐他首先了解电子游戏的历史并且尝试玩超级马里奥、FF7、星际争霸、CS、拳皇97、魔兽世界等历史上最经典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游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我相信大家会首先反问一个问题:“你喜欢玩哪个类型的游戏?”

电子游戏行业的历史满打满算只有五十多年,已经存在高度细分的方向和大量经典游戏作品。一个人玩遍历史上所有经典游戏既没有必要,也难以实现。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哲学更是如此,哲学的细分领域之多、专业性之强使得“系统学习”在任何意义上都只可能在学习冰山一角。所以对于不就读哲学专业而有志于严肃自学哲学的人,我个人推荐的路径是这样的。

首先大致了解哲学研究覆盖哪些领域,以及自己喜欢哪些领域。当代哲学已经存在太多的分支,而且不同分支之间的关联也挺薄弱的。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尚且不可能了解所有的分支,比如一个法哲学的研究者很可能不了解形而上学或者元伦理学。对于尚未入门爱好者来说,与其纠结于那些名声赫赫但读起来非常晦涩和无趣的分支,不如从自己感兴趣的、相对熟悉的、看得懂的领域入手,比如政治哲学相对就比现象学更贴近日常生活,规范伦理学比起元伦理学的阅读门槛显然也更低。所以我也推荐从阅读哲学史作为入门的第一步,但阅读哲学史的目的既不是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了解具体的哲学问题,这两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都太困难。我们可以把阅读哲学史的目标放得更简单,初学者不妨先寻找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领域。初学者可以把哲学史当做迪士尼乐园的导游图,看看自己更喜欢过山车还是互动真人表演。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太纠结选择哪本哲学史作品,也不要太纠结哲学史中的具体内容。毕竟我们的目标是真的去游玩迪士尼的过山车,而不是对着地图脑补过山车的游玩过程。我个人推荐的哲学史是以下这本: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438558/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

通过哲学史,对于哲学研究略有了解后,我建议可以去找不同哲学领域的导读性作品,比如我之前在知乎推荐过好几次的《形而上学》、《当代政治哲学》、《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道德哲学》。读这些导读性的作品可以对这个领域有更直观的了解,了解这些领域到底在研究什么问题,如何研究这些问题,以及自己对于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有兴趣。如同站在过山车下面看着过山车载着尖叫的游客跑上几圈,看看自己是觉得过山车真有吸引力,还是觉得过山车虽好但不适合自己脆弱的心脏。

在找到自己大致感兴趣的领域后,我才建议对于这个具体的领域做深入和严肃的,或者说系统性的学习。这其中的过程之前不少答案已经提到了,我补充几条个人纯外行民哲自学的经验之谈:

  1. 自学永远要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自学哲学不是为了拿一个文凭或者向他人炫耀,自学本来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所以兴趣才是驱动不断学习的动力。这也是为什么我和其他答案不同,在入门之初反复啰嗦,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不是钻研某些名家名作。
  2. 系统学习、严肃学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阅读专业的研究作品。了解、学习和模仿专业研究者在讨论哪些问题、如何讨论这些问题、利用哪些哲学思想和工具讨论这些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哲学的过程更接近于我们在高中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也即从机械地学习和记忆单个的知识点入手,逐渐掌握知识点的内在原理以及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从刻板的记忆逐步转化为自己理解和运用。这个过程和什么智慧、灵感、启迪全都没有关系,就像我们中学时学习牛顿力学时候并不涉及什么物理学智慧。唯一的区别是,学习高中物理学已经有人铺好了学习计划表,而学习哲学需要自己安排计划。
  3. 不必过于计较自己的学习计划、阅读计划有没有走弯路。某个特定哲学领域的哲学史、导论、经典原著、二手作品都可以读,并不存在何者更优先、更重要。这类似于我们想要畅玩某个电子游戏,既要自己玩游戏,也要查询研究游戏攻略,也要看别人的讲解视频、无伤速通视频。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维度不断了解和深入研究的领域。
  4. 虽然我前面说哲学研究浩如烟海,但是如果我们具体细分到一个具体的研究领域,那么已经翻译引荐到国内的作品其实数量都是有限的。所谓的经典原著并没有那么多,高质量的二手研究作品可能还不如原著引进得多。系统性学习并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相反初学者距离哲学系高年级本科生之间并不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
  5. 自学终究存在着非常多缺陷和不足。最容易犯得错误就是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胡思乱想。所以在自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头脑不断运转,而不是单纯复述读到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要知道自己的思考极大概率是错漏百出的,要在后续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弥补。

最后说回题主所问的“系统学习”。我个人对于初学者的建议是,当你对于某一个细分的哲学研究领域有了比较深入学习后,自然而然会接触到这个研究领域和其他分支领域的重叠之处。比如我的个人经历是,我先读了不少近代科学史的研究作品(这甚至不是一个哲学研究领域),其实国内翻译过来的书拢共就那么几本。然后开始了解20世纪的科学哲学,借着近代物理学史的内容就可以理解卡尔波普、拉卡托斯、库恩或者费耶阿本德。读完这些相对容易的,我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尝试阅读卡尔纳普或者普特南。这个过程对于专业的哲学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离奇的野路子。但是对于自学的爱好者来说,设置适合自己兴趣和阅读能力的阶梯,小心谨慎地往前走,已经足够好了。

编辑于 2023-09-25 13:57・IP 属地上海
姜源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