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果几乎是被设计好的,注定的!
信贷驱动的发展模式,会造成财富和人数正态分布的偏移。
偏移特征表现有二:
第一,整体往债务一侧偏移。
第二,整体曲线财富一侧和债务一侧的都出现很明显的长尾。也就是高负债和高财富的额度都创新高。
老赖,本质上就是债务更高之后突破了偿还能力的边际。
信贷驱动型的发展模式本来也不必然出现更多老赖,因为债务和收入理想状态下是可以通过消费流通进行时空上的置换的。所以,个人债务本质上是信用债,也就是一个人以未来收入进行抵押折现。
未来收入哪里来?主要是广义劳动换取。
信贷驱动的发展模式,理想状态应该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和通胀,从而通过时间差来稀释债务,奖励激进负债者,惩罚保守的债权人。
但,直到一个老登的出现!
这个老登做了一件事,破格提留债务收入,并把这些收入移出了消费流通的循环体系。消费循环资金总量衰减,债务人的劳动价值总和,无法对付消费总和。
原来的以未来收入折现为基础的信用模型彻底失效。大量老赖的出现,并不是老赖群体的决策失败,是整个信用治理体系的失败。
因为,支撑老赖激进负债的底气,实际上是最终债权人——银行,认可未来劳动收入稳定折现是极大概率事件。就这,也已经是建立在国内银行普遍采用固定资产担保为核心的信用贷款业务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只知道赢或者只知道输都有问题,因为大量的老赖和债务规模,决定了必然有大量的超额收入被二次分配给了另一部分家庭。
百分之一的老赖,或许能够支撑出百分之五的小康家庭。因为,老赖欠得实在太多了,另外还有一部分债务人没有成为老赖,还在还钱。
所以,不用惊讶,景点都是有钱人,满大街都是五十万以上的豪车,他们和老赖家庭一样,是阴阳相对的真实存在。
问题的根本,还在于那个提留收入的老登,就像三体里说的那样,只要有人偷偷保存了物质,最终宇宙都无法重启。
发布于 2025-02-06 13:41・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