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2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君牧 - 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表面上看是因为日本人喜欢躺专利上吸血,其实是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使然
也不说氢能源的事,就说说日本的两大支柱产业:动漫和动作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日本人靠着经济优势,用文化输入在中国国内培养了近三代的拥趸
千禧年后,音像制品和网络的极大发展让日本动漫和动作在国内火爆一时
不过当年一方面是穷,另一方面则由于政策原因,国人想看就只能找盗版,早年靠书报亭里十块一本的翻版和音像店里五块一张的光碟,后来则是通过网络,日本动漫和动作制霸中国
然后日本人的心态就炸了,因为中国如此之大的市场,却因为盗版太多,日本人赚不到大钱
于是日本开始频繁给中国蒸斧施压压力,大力打击盗版
比如上海破获了一个山寨刚大木的工厂,日本公司就立即送来个纯金的手办表示感谢
比如打击字幕组,又或者故意在漫画里加料,因为国内没给版权费,日本人的想法就是,反正我也赚不到钱,大家同归于尽
版权问题是解决了,但日本人用二十多年时间在国内培养的市场影响力也没有了
现如今,中国人越来越有钱,市场也越来越开放,但日本人发现,他们能从中国赚钱的对象,还是多年前的那三代人,中国的新生代已经对日本失去了兴趣
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已经开始看国产动画和only那啥了
能从中国市场挣钱的日本老湿们,全都止步于互联网开始加强监管之后的年代
苍老湿可以堂而皇之地来中国捞金,等轮到三上老湿这一批,就只能去线上发牌了
日本是一个岛国,频繁的火山海啸让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变的急躁,什么都要立即变现,做事不能吃亏,并且要立即得利,好享受当下,酒要喝新酒,人也要活的像樱花那样,哪怕只能绚烂几天
个人层面上无可厚非,而放到国家层面上,这种性格做决策就会陷入短视陷阱,没有前瞻性和大局观,表面上看就像是点错了科技树
编辑于 2023-11-23 21:5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合适123 - 18 个点赞 👍
都会吃饭吧。
现在有个饭店,套餐卖你998
现在日本人把筷子垄断了。但是他不做饭。他逼德国人美国人中国人做饭。自己做那给你们筷子。
他等着你们把饭菜全做好了,998的吃饭套餐,里面一双筷子日本人卖你900,剩下98是做菜的环节分(包括燃气水电,锅碗厨具,厨师传菜保洁,这些都只分你98)
然后德美中一看,里吗的fxxk,我们饭店宣布,现在吃饭只要100, 98不变,2快买的是勺子。现在大家都用勺子吃饭,中国人会用,美国人会用,德国人也会用,大家都会用简单的勺子。
然后日本抱着他2万双筷子不知道怎么弄了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0 个点赞 👍
日本发现一棵新的科技树
第一步就是先用专利做篱笆把树围起来
后来者但凡要看看这棵树,它都要先收专利费
很多时候
树上的果实太高它自己根本没能力采摘
这时候,其他人冒着极大的风险去采摘
就算运气好摘到了
那最大最好的果实,还要被日本人要去
如其这样,其他人还不如换一棵科技树
然后,日本人,尴尬了
查看全文>>
朝东 - 7 个点赞 👍
日本1.2亿人能创造出28亿人的GDP,也就是说是我们的2倍多,它不是点错科技树,是点的最赚钱的科技树。
查看全文>>
赛达威 - 7 个点赞 👍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中村修二,他们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而获得该奖项,但是,这人的鬼子老板赚了几十亿,不给人家分钱,只给他死工资,最后润到美国去了,他1999年离开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2000年加入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材料系担任教授;2001年被任命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固态照明和显示中心Cree讲席教授;200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这次科技树没点错,但是把树送人了。
查看全文>>
孤袖揽月 - 6 个点赞 👍
川端康成:厕中成佛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岚山的一个春天……
京都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花街柳巷的艺妓、妓女,她们身着华丽的服装,来到这山野观赏樱花。
"对不起,借用一下洗手间好吗?"
京都的女游客在肮脏的农家门口,羞红着脸,微微欠欠身子说了一句,绕到屋后,上了一间又旧又脏的小茅厕……春风摇曳着草帘,她的肌肤不由得拘挛起来。传来了孩子们哇哇的喧嚣声。
看见京都仕女的这副窘态,有位贫穷农民八兵卫便动脑筋,修盖了一间干净的厕所,挂上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几个黑油油的字:
租用厕所一次三文
赏花季节,游客拥挤,出租厕所非常成功,转眼间出租者发了大财。村里有个人忌妒八兵卫,对妻子说:
"近来八兵卫出租厕所,转眼间就赚了一笔钱。今年春上,俺们也盖一间出租,要赚得比八兵卫还多,怎么样?"
"这个主意不好。即使俺们的出租厕所盖好了,可八兵卫是老字号,人家有老主顾。俺们是新字号,游客不光顾,岂不是鸡飞蛋打,穷上加穷吗?……"
"胡扯什么呀。这回,俺所设想的厕所,不像八兵卫的那样肮脏。听说近来京城时兴茶道,俺打算盖个茶室
查看全文>>
枫林若木 - 4 个点赞 👍
我的理解
J公司感觉城市东部地区有发展前景,于是大价钱买下东部地区很多地,然后收高额租金
后来城市经济发展起来,公司增多、居民增多,他们直接或间接的需要地的时候,发现东部地区的好地方已经被J公司占了,人还不卖,想用只能高价租
于是大家都去了南部地区,公司建起来了,居民楼建起来了,配套的商业、卫生、教育等等乱七八糟的也逐渐建起来了,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南部地区就成了南部新区
同样的事情发生多次,人们就发现:J公司怎么老是投资到没发展前景的地方
查看全文>>
Sun Winter - 4 个点赞 👍
1因为市场太小。
中国早期的电动车可谓就是靠限牌政策强行推行的。美国的电动车,混动车也是因为加州的油价高强行推行的。而日本再怎么政策推行也就一亿多人的市场。
2 一家企业,有自己的青年,中年,老年。日本经济40-70年代发展,80-90中期鼎盛,90中期盛极而衰,21世纪发展缓慢。md本身就是日本唱片行业辉煌的试图延续,氢能源车也是汽油车辉煌的试图延续。
查看全文>>
全球 - 3 个点赞 👍
好多答主举的例子都很典型了。其实日本的科技发展困境,深层反映了其产业结构、市场规模与全球化竞争之间的深层矛盾。从战后经济奇迹到现在的技术滞后,背后有着系统性的问题。
首先是技术路径,日本企业钟情专利壁垒,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日本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握有34624项专利(2022数据),看着很厉害对吧?但结果呢,反而导致中美欧联合抵制。DVD时代日本也是这么玩的,但是这种吃独食的打法已经不灵了。
半导体产业更是教训惨痛,80年代多风光,DRAM全球市占率超80%。2023年连半导体销售前十都挤不进去了。日本固守IDM模式,死磕良率(投1.5倍工序追求98%良率),结果被三星用83%良率但更快迭代速度的产品给干掉了
市场规模其实也挺要命的。1.26亿人口的市场,导致日本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先天不足。这就像打游戏,中美可以同时点出8个科技树,而日本只能点3个。比如老是拿来举例的新能源车,中美可以同时搞纯电、混动、氢能,日本只能集中资源押注氢能源,赌赢了还好,赌输了就很惨。
2022年日本风投规模
查看全文>>
大客 - 2 个点赞 👍
因为日本的顶尖科技本源来自曾经的好战外星流放者猎户座,咱们这个地球的人类文明基本都一样,各族高维会尽可能通过阴传的方式点拨促进人类的科技文明的发展。
但是高维导师们也有路径问题和经验主义错误时呢?它们太骄傲了,对于源于自己母文明的所有文明深信不疑,没和本土世界的实际情况理论实际相结合,白白浪费无数机会和时间,再加上这个世界原管理者的刻意打压和误导,于是就这样了。
查看全文>>
卡里斯卡0819 - 2 个点赞 👍
日本没有点错科技树,就是单纯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一条科技路径面临n多难点,有的简单一点,有的困难一点。
正常人的思路,要么自己搞定整个路径,通吃技术红利。
要么大家分工合作,一起跑通之后,再发展产业一起发财。
而日本的选择,是攻克这条路径上,几个比较容易的点,路还没走通,直接就建收费站,收取高昂的费用。
同样是攻克难关,别人肯定走其他路径。
等其他路径难关攻克,产业规模上升,日本人企图独占的路径,自身又没有能力真正跑通。
自然而然的这条路径就被废弃了。
看着一条烂尾路,日本人一拍大腿:“又把科技树点歪了。”
查看全文>>
青云 - 2 个点赞 👍
鸡贼与赌性重双管齐下,加上体量不够内循环走不起,就成这样了。
就算偶尔路子走对了,也会成为正确路上阻碍别人前进的绊脚石。
查看全文>>
黄大懒 - 2 个点赞 👍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就像首男和次男,人类文明的双生子。大部分时候敌对,但是在关乎某些事情的时候也会出人意料的一致。
日本就像惊天,首男的亲儿子,但是被次男抚养长大,认次男为父。
首男和次男的矛盾由这两兄弟自己解决,但绝对不是惊天之流可以掺和的
查看全文>>
添腹一饼杰文君 - 2 个点赞 👍
日本有没有点错科技树不好说
但是科技商业化理念绝对有问题
搞出来个什么后总是第一时间把相关专利全部注册想着后来者走这条路必须得交钱,所以导致结果就是大家换条赛道,而日本本身国内市场又不够自给自足,所以就越来越畸形。
查看全文>>
莉斯缇亚 - 1 个点赞 👍
这就是没有主权的下场
不管你再怎么努力,始终有个天花板在等着撞你
不是日本点错科技树,而是有形的大手让日本不得不点错科技树
查看全文>>
知奇味 - 1 个点赞 👍
科技树是没有点错之说,发达国家本来就肩负着领头羊的作用在前面为后面的发展中国家试错。
而且现在用不到的科技不代表以后用不到。
查看全文>>
无名氏 - 1 个点赞 👍
之前看到一个说法,好像是说日本今天一些产业的科技树很奇葩跟美国有关系。如果日本在某些产业上影响到美国,美方就会利用自己在日本的特权进行干涉,于是日本在一些领域上故意绕开美国。
当然至于是真是假我也不确定,这是我偶然看到的。
查看全文>>
宅屋怪人 - 1 个点赞 👍
液氢的能量密度极高。
这个科技树没错。
但是仅仅依靠日本是无法完成成套的科技树的。
中国是可以完成的。
但是估计日本提前建立了专利壁垒。
所以中国干脆直接不玩,等专利过期,技术成熟,直接搞
查看全文>>
一拳打哭女神 - 1 个点赞 👍
说日本点错了科技树是不公道的,日本人的确点的不算错,如果顺着开枝散叶是大有可能的,但中美有能力开出旁衩或者索性让你的科技树这个杈接不出果子来,你说这有多气人。
查看全文>>
胖胖的小超人 - 1 个点赞 👍
科学就是试错和创新,不像有的国家,天天吃剩饭,天天热
查看全文>>
好黄的狗总 - 1 个点赞 👍
日本人的做法类似于,100万个用户,每人收100块,这样就可以收1个亿。
聪明的做法是,每人收1块,这样就会有10亿个用户,最终可以收10个亿。
查看全文>>
流浪猫 - 1 个点赞 👍
不是他点错科技树,小日子有了科技树他想垄断市场!他是个球那么小的国家想主导整个汽车市场,大家搞纯电/插电再加上政策补贴!中国和美国汽车联合绞杀德国和日本汽车市场!
查看全文>>
兰陵·王富贵 - 0 个点赞 👍
点了总比没点好
查看全文>>
Acerolaorion - 0 个点赞 👍
与其说是点错科技树,倒不如说是对自己现有科技的自信和不断地精研。
在4G还没到来的时候,日本用2G的技术甚至实现了很多4G网络的功能,可以说是已经卷到登峰造极了。再以我们研究室为例,我们主要研究脑机接口,现在基本上多少都要用深度学习模型做模式识别,但是我们研究室一直坚持用最传统的状态空间建模,因为老头觉得深度学习模型没有微分方程好用。
但是相对就有了大问题,就是不太愿意接受新的技术,尤其是外来科技。要知道,日本直到疫情开始之后才开始普及无限传输的,之前全是传真机,而且这几年给我的感觉是日本的科研逐渐紧缩,我们教授那一辈人基本都是欧美留学回来的,但是现在日本的年轻教授基本都是自己培养的,根本不愿意出国,所以现在的日本对于新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很慢,估计也会越来越慢。
当然了,人家现在也不靠制造业赚钱了,对经济的影响看不出来暂时
查看全文>>
Sunday always - 0 个点赞 👍
还好他们总是点错,要是他们点对了,作为中华的死敌,中华家还能有消停日子吗
查看全文>>
知乎小菜 - 0 个点赞 👍
日本别的科技有没有点错我不知道,但是半导体方面肯定没有点错,当年日本在半导体行业,也就是现在说的芯片,真的做到极致了,无论是生产还是设计没有任何缺陷,产量也是全球最多的。
但是,但是,但是,被美国强制制裁了,对就是广场协议,不但不允许日本卖还要求日本必须买美国的芯片,再加上日元升值不利于出口,所以你看现在日本的芯片产业还有什么?
查看全文>>
斗狼啸天魂 - 0 个点赞 👍
他不是点错了,是为了吃独食把路堵死了逼着你找另一条路。。。。
查看全文>>
cockk - 0 个点赞 👍
好多人说日本人的思维很独特(奇葩),这个跟日本的特殊性历史阶段划不开关系。
日本,经历了被殖民统治特殊时期、明治维新时期,将思想高度凝结起来,因此,日本人执行力上更加彻底(相对的)。在很多问题上,围绕一个点做文章是常态。
科技上也是如此,比如美能达相机、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索尼(这个相对较好一些)等等,都是在一个领域上深耕,很多时候这种深耕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市场普遍性而独立存在,容易造成点错科技树的一种既视感,而很多后期技术会针对这种“超前”进行调整,借以规避这种市场竞争。在普遍看来,就是科技树点错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0 个点赞 👍
正常人是自己修条路,然后建个收费站
日本人是建个收费站,然后等路自己撞过来
查看全文>>
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