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杨振宁是中国人,而鼓动中国造粒子对撞机的有相当数量的美国人。
杨先生2015年完全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大陆籍,其公开发表反对建造对撞机的言论在2016年,是完全以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公民的立场为出发点的。
而鼓动中国造对撞机的人中,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这些华裔都是纯纯的美国公民,而王贻芳本人是丁肇中的学生,利害关系不言而喻。
至于温伯格,其本身就是美国SSC项目的操刀者,对于该项目被美国国会中途否决一直都耿耿于怀。
这些人聚在一起,本质就是因为美国政府层面不愿意再投资高能物理的实验项目,他们需要一个冤大头来接盘。
老实说,当下中美两国虽然仍然维持表面上平静,但实际已经接近一种全新的“冷战”状态,所以很多问题的逻辑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对撞机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关键,中科院高能所应该在第一时间上美国的各种制裁清单,美国国会应该专门立法禁止美国公民与永久公民参与相关研究。然而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呢?
登子不断加码,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制裁的,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军事工业这些呀!所以应该集中资源的投资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至于有些人拿什么恒大、独山县之类的来混淆视听,纯属就是在胡搅蛮缠了。
恒大集团属于企业债务,而独山县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这些钱不是国家的,而是融资主体自己从公开市场上借的。如果不考虑关联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中央政府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坐等融资主体破产债务清零即可。
至少由中央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中,大部分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益的。从过去的显示面板、光伏发电到今天的新能源汽车,这些项目在初期无不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抨击,但实践证明是不错的。有些可能本身不赚钱,但带动的大产业链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现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陷入了低谷,有投资策略和发力方向错误的人为因素,也有技术差距火大的客观因素,但总体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我希望各位不要被部分媒体报道中的投资额迷惑,这些数字往往是地方政府为了宣扬政绩自己做的估计,实际水份很大的。
老实说,疫情前我还是有点担心对撞机项目上马的。但是现在,可能性似乎在进一步缩小。不论是政府财政力量和国际环境都不太允许,某种意义上的“天佑中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