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杨振宁为何强烈反对建粒子对撞机?

传善小左
164个点赞 👍

这和2004年饶毅牵头上书反对搞生物大科学一个意思,中国科研现在什么水平,就这么几个人,你王延轶什么的都在当所长,他能干吗?干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

新冠一来平时污力哇啦拼命吹的生物医学领头人什么水平大家都看到了,生物这种几百万就能随便抄从来不禁运的,回国门槛最高的都这样,高能物理你想想看。(注,我不是说中国生物科学家都不行,很多年轻人很行,问题是当头的不太行。。。当年年会上被新海龟怒怼“你该去读读文章”的大佬现在也是一方诸侯了。前两年年轻人还能独立,这两年只能加入团队2333)


只不过杨振宁快死了,更敢说,

同样敢说的饶毅挡了人财路就。。2000年牵头重组神经所,2005年牵头建立北生所,千人计划提议人之一的大佬居然上不了2011年院士。

饶毅介绍,中长期计划会选出10~20个大课题,每个课题将给予最高达100亿元的经费资助。这一资助额度即使在国际上,都堪称巨资,仅一个课题就可能“超过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的总额、甚至超过自然科学基金1986年成立迄今18年的总经费 ”。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生物医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的改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几乎所有这些重大发现都不是在事先预测和计划的科研项目中取得的。与此相反,这些发现是通过科学家在小实验室中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所获得的。相比之下,一些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中国目前面临的许多重大经济和健康问题需要通过生物医学的研究来解决,然而不能期望通过预先计划的‘大科学’项目来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建议,国家在中长期科技规划中主导对生物医学界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领域的投资,建立合理的资金分配制度,积极鼓励一大批小实验室公平竞争科研基金,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实际上,在中组部的那次座谈会之前的2008年4月2日,饶毅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施一公就曾经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全面崛起的必要前提》的文章1。当时,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回过头去看,饶毅和施一公提出的很多观点,在“千人计划”中都得到了反映。

  这两位学者深知中国科研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从大多数情况来说,我国的正教授平均水平尚未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助理教授的水平”。
编辑于 2023-01-20 03:29・IP 属地美国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Ca Ira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