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来打知乎人的脸。
GE在12年之后就开始将供应链从大中华地区全面向巴拉特转移,是那种毫不留情,一点不剩的超彻底产业链转移,中国区的组织架构直接都没了。
但到目前为止,我司,作为最后一批GE培养的中国供应链,以及很多GE供应链中国同行,在GE采购的份额并没有出现重大波动。我司甚至在GE TRANS被出售给Wabtec后直接被新体系拉成为首供商,并收到了新采购人员对印度公司的大量吐槽,核心集中在竟说鬼话,从不干人事。
印度同行整整3年时间没有开发出他们保证的任何一款产品,而相同系列产品交予我司后只用了不到半年,就完成了产品的开发,首检及装车实验。我们还到墨西哥个客户建立了海外基地以保证北美基地供应链安全,速度之快让客户都发了感谢信,并对我们以后申请美签提供了极大便利。
最搞笑的是之所以印度供应商这破能力还能坚持3年,是因为前采购和技术都是纯印度人。而新上来的采购是纽约出生的美籍印度人,对“老家”没有优待,之后我们就“蹂”一下就做进去了。
另外更搞笑和更打脸的是,GE再产业链转移后,除了Aviation之外所有部门,都要不被拆分收购,要不直接解散事业部门不再运营,我们做的还有曾经GR Oil & Gas被卖给了贝克休斯,GE唯一还合作的就是航改燃机,而这玩意上海电气和东方电气已经完成0到1的突破,假以时日大概率也可以看到GE Aviation的崩塌。
而之所以这么惨,是因为中国的竞争对手将GE打的满地找牙。所以各位也别说供应链了,中国的目标从来都是终端产品都直接干了,把欧美打趴地下,而不是像巴拉特一样当欧美的狗。
所以总结一下:
1.美国在12年之后就开始主导供应链转移,而中国供应链的实力和韧性就远超任何其他地区加起来乘2,从来不存在其他地区和大中华地区的竞争。
2.中国的产业升级目标从来都是欧美的蛋糕,而不是知乎er心中的主人吃肉我喝汤。
3.欧美已经失去了产业链转移的核心能力:技术转移,现在我们欧美客户已经失去了对于我们这个细分产品的技术研发能力,每次开技术讨论会连要求都不清晰,都靠我们在蒙在哄着给他们开发,就这你转移一个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