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班禅为何不长期留在日喀则?

匿名用户
103个点赞 👍
活佛转世应当遵循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维护藏传佛教正常秩序的原则。活佛转世尊重藏传佛教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但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封建特权。活佛转世不受境外任何组织、个人的干涉和支配。
违反本办法,擅自办理活佛转世事宜的,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对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个办法,就是《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

符合这个规定,得到批准的就是活佛,不符合规定的就是非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活佛制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宗教活动,本质上是分配利益的一个方案,以转世活佛的方式明确各类财产、产权、政治权益的继承问题。

活佛转世制度最早出现于藏传佛教后弘期,1288年,噶玛噶举派首创活佛转世制。1332年后,该派教主噶玛拔希之转世让迥多杰曾先后两次应诏赴元朝,受到器重,受封“灌顶国师”称号,赐玉印等。活佛转世便得到中央王朝的承认和保护。

为什么活佛转世要得到中央政权的认可?

解决寺庙、土地和牲畜等财产的继承和管理、信众的信仰归属、教派间的财权争夺等问题。

如果中央政府不认可这项制度,藏传佛教自己玩自己的,那么中央政府就不会管这里的纠纷,也不会以政府公权力主动介入进来,那么实际上的各项权益就需要教派自行解决,搞不好打成一团,最后无法收场,还是要依靠中央政府出手进行协调处理,依法论事。

从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成立以来,这项制度就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下,源头就是如此。只有符合中央政府认可的活佛,才符合此定义。

这已经成为了藏传佛教的基本定义,实际上无法修改。

我们前面的引用中,被元朝皇帝敕封的活佛,是噶举派。那个时候,还没有格鲁派

格鲁派创立于15世纪初。一般认为,明永乐七年(1409)甘丹寺的建造,标志该教派的正式形成。它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逐步占据了藏传佛教的主导地位。

格鲁派最终取代噶举派的地位,是因为噶举派内部发生分裂,最多的时候,噶举派拥有十六个分支,自我削弱了实力。噶举派在政治上支持西藏地方政权首领,抗拒清朝统治。

1641年蒙古汗王固始汗率军进入西藏,控制了前后藏地区,使卫藏地区的格鲁派占据优势,噶玛噶举派大喇嘛逃往不丹、尼泊尔。
固始汗之子达赖汗和第巴索南群培派蒙藏联军,消灭噶玛巴属下5000余人,又率军乘胜前往塔布地方征剿工布地区噶玛派势力,各地噶玛噶举派寺院被毁,并被强令改宗格鲁派。

这被称为工布事件,17世纪初藏巴汗地方首领等在工布发动的反蒙古汗王的事件。实际上彻底拔除了西藏分裂势力。

此后,占据西藏事务主导权的格鲁派完全依附在中央政府之下,其合法性完全来源于中央政府。

1408年3月,明成祖赐得银协巴“如来”封号,封他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并赐给他用100两黄金制成的金印一枚,玉印一枚,还有诏书及珍宝。同时封赐的还有与他同行的几位高僧以“大国师”的称号。
1413年(永乐十一年)封萨迦派僧人昆泽思巴为大乘法王;
1434 年(宣德九年)封格鲁派僧人绛青曲结为大慈法王
1471年(藏历铁兔年),七世噶玛巴却扎嘉措派人向明朝皇帝进贡佛像等多种贡品。皇帝赐给了一顶特别的黑帽,还有珍珠袈裟、宝幔华盖,并颁赐诏书。

清朝开始制定活佛转世的详细规则。

从噶举派到格鲁派,从格鲁派中曾经实力较大的达赖到班禅,其主导权都在中央政府。

为了防止西藏铁板一块,清政府就搞出了前藏后藏,各立一个活佛。

非常明确的含义:西藏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从元朝时期就开始了。

谁要当活佛,谁就要认同这个规则,不认同的就是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既然格鲁派可以取代噶举派,那么班禅自然可以取代达赖。

2023年7月4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协副会长、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拉萨市哲蚌寺礼佛朝拜、解经释教,参加2024年度藏传佛教学经僧人考核晋升格西拉让巴夏季预考开考仪式,并为僧众摸顶赐福。

班禅大师现在多忙,要办的事情很多,自然要到处跑。

发布于 2023-08-30 15:00・IP 属地重庆
非凡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