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9个

如何评价沈志华?

只为
1470个点赞 👍

沈这种老三届Red Guards,80年代搞官dao的二代,被教员伤得最深,被系统打击得最狠,所以他治史的一大动机就是试图证明教员在建国后重要阶段的操作是错的,如果证明不了,那就证明教员的动机是不好的。

PS:他同一个年代的历史学者基本都有这个问题。

但他确实掌握了大量的史料,所以在这个领域他就是权威,绕不过他写的东西。

但引用他观点(史论)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他的屁股在哪,才不至于被忽悠得太惨。

历史没有意识形态,但历史学家有。所以读历史学家写的东西一定要搞清楚这个人的出身和经历。

PS:搞不清楚史料和史论关系的人麻烦重修一下小学语文。


很多人把我这句“历史没有意识形态,但历史学家有。所以读历史学家写的东西一定要搞清楚这个人的出身和经历。”理解成庸俗的出身论,说明这些人根本没有任何史学常识。

举个例子,武则天的上位过程历史上传说很多,不乏添油加醋的故事,比如掐死自己女儿陷害王皇后之类的。这类记载很多来自《新唐书》。为什么呢?你去看新唐书的编者——宋祁、欧阳修、范镇这些人,经历了宋真宗皇后刘娥临朝称制,都极端反对后宫干政,所以他们在史书中写武后段落里就掺杂了大量不同来源的“黑材料”。史官的人生经历和政治立场,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历史述作,这是读史书的常识,并不是我发明的,所以在评价史书时研究下作者生平更是常规操作,也不知道一群人在上蹿下跳个啥。

所有史官都会标榜自己是追寻历史真相,然而,真相是什么恐怕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当代史难写,因为写史的人亲历过那个年代,难免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几百年后综合不同立场的材料,破案式地对历史进行重现,反而容易得出一些客观的结论。

具体到沈志华的书,他从苏联带回来的材料都是宝,作为史料来说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然而,他对史料的解读必然戴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所以需要读者多加分辨,他的有些解读在我看来就是非常无厘头/一厢情愿/暴露屁股的。当然,你要崇拜他是你的自由。

在中方、朝方档案出来之前,朝鲜战争显然未到定论之时。对于真正的历史研究者而言,有了沈志华的工作,我们只能说我们比过去更了解这场战争,却永远不能说我们就发现了“真相”。

自衿“真相”是对历史的傲慢。

编辑于 2022-10-19 13:25・IP 属地浙江
姬行川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