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如何客观地评价中国应试教育?

乙南
111个点赞 👍

闲暇最爱看速通视频。对于已经玩过的游戏,在难以承受花巨额时间重复剧情的局限下,速通就成了节省时间同时欣赏专业操作的不二之选。除了玩家操作熟练之外,速通玩家对于挤压游戏时间的认知也到达了变态的地步。比如提前干掉屏幕边上的狗,就避免了触发几秒无法跳过的剧情;将车门故意撞掉,为了让角色跳过开车门的几毫秒时间。对于已经知晓游戏剧情的我来说,时常独自看视频时发出惊叹叫绝的声音,赞叹速通玩法降维打击般的过关技巧。但是对于游戏来说,故事体验被摧毁得支离破碎,反派NPC刚刚亮相,就被提前布好的炸药带走。诚然,为了通关任何非必要的内容都要舍弃,达到解锁点才是王道。毫无感情,全是技巧。


应试教育的过程与游戏速通类似。为了将地表上亘古万年人类用血泪和生命积累的所有知识,在短短十年内塞进一个空白的大脑,必然要舍弃那些异彩纷呈,惊心动魄的故事,直达通关点。一条万有引力公式,在高中课堂的第一天便以简单真理的形式出现在黑板上,伴随着各类角度刁钻的习题,在一秒内学生们便得以划破文明的黑夜,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宇宙。但是这背后却隐匿了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先驱在这条道路上几百年来从星相神棍到逐步验证实验的困惑与求知的艰辛。一条公式就是某人的一辈子,一页书翻过就是一个王朝。过程都被略过,剩下实用主义的通关与竞速。难怪“三角函数在买菜的时候有什么用”,“先背下来再说”这种疑惑与论调贯彻了整个学生时代。本质上与质疑为什么要在游戏中费力拆掉车门,为何提前干掉某个角色一样。为了做到速通,只需全文通读与背诵,如果要理解根源的逻辑,则需要了解大量的前因后果,学习成本陡然上升。显然,这是工业化生产工程师的教育系统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除了上学伊始,对老师填压式的知识灌输方式产生了一些怀疑和反抗外,我很快地进入了一个速通玩家的角色,变得不求甚解。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高分秘籍,只要记住游戏里每一个街道的拐角,每一个操作的细节,剩下的便是大量的重复。我们每一个玩家都在向最高记录进发,都在相互比对着谁可以在哪个关卡快上一秒钟,但是大家唯独忘记了享受游戏的剧情才是开发的初衷,不再能够单纯地享受知识这一人类凝结的伟大智慧。物理课上只有沿直线行进的毫无个性的光线,却没有波粒二象性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超纲内容。毕竟明天的课表就要跳到下一主题,谁也匀不出多余的口舌。


为了速通,应试教育不再允许质疑的声音,永远在询问为什么之前,先把答案背好,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下一个解锁点。“为什么”成为了最不重要的元素,以至于在毕业之后,独立思考的能力仍然处于缺位状态,大家更愿意做有明确指引的事情。工作与学习不同之处在于,工作从来没有速通的最优解,情况复杂程度呈几何式上升。这个时候看别人的评价与动作便是最直接解决焦虑的办法,人云亦云成为了常态。人们在痛苦之中不加思索地掉入一个又一个陷阱,再要抬头发现悲剧的种子在书包背上的时刻就已经埋下。应试教育的另一后果是爱好的缺失,一方面为了印记所有的知识点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无法允许其他的爱好抢占更多精力。另一方面,所有与提高通关成绩无关的行为,都会被身边的文化及同伴统一排斥。那些同样需要时间投入的爱好,只能为书本让路,或者根本没有实验的土壤,毕业之后生活只剩下一片干枯的荒地。选择了北大考古系的女孩是幸运的,因为她能够在巨大的学习任务下仍然坚持做出自我的选择。但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又有多少放弃了选择权利,更有多少甚至意识不到还有选择。

发布于 2022-12-08 21:55・IP 属地广东
秋裤王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