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益智粽与续命汤
东晋末年,叛军首领卢循遣使者送给刘裕“益智粽”,意思是你刘裕已到穷途末路、无计可施了,不如吃个粽子长长脑子。
刘裕收下益智粽后亦不含糊,回赠卢循“续命汤”,意思是你卢循反贼死期不远、已是苟延残喘了,不如喝碗汤续续命。
《资治通鉴》:卢循遣使贡献。时朝廷新定,未暇征讨;壬申,以循为广州刺史,徐道覆为始兴相。循遗刘裕智粽,裕报以续命汤。
2.精神胜利法的开端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写到一种精神胜利法:
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其实这种精神胜利法早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就有了。
东晋韩延之既打不过刘裕,又不想向刘裕称臣,为了表示自己的气节,将自己的字改为显宗,并将儿子起名为韩翘——(刘裕父亲名叫刘翘,字显宗)。
其用意不言自明:刘裕这个孙子打爷爷了。
《北史》:刘裕父名翘,字显宗,于是延之字显宗,名子为翘,盖示不臣刘氏也。后奔姚兴。
3.南北朝第一占卜大师——刘灵助(是不是一听名字就神神叨叨的?)
公元529年,南梁陈庆之携七千白袍军攻陷北魏都城洛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仓皇出逃,万般无奈下只能请回权臣尔朱荣帮忙收复故土。
尔朱荣颇为迷信,在进攻河内前特地请随军占卜师刘灵助算了一卦。刘灵助占卜后宣称:“未时,一定能攻克河内!”
大军从上午打到中午,始终啃不下河内,士兵都疲惫不已,此时刘灵助看了看时间,表示:“未时已到!”
尔朱荣当即擂鼓助威,军队士气大振,立刻攻陷了河内城。
《魏书》:事平而元颢入洛,天穆渡 河。灵助先会尔朱荣于太行。及将攻河内,禽灵助筮之。灵助曰:“未时必克。” 时已向中,士众疲怠,灵助曰:“时至矣。”荣鼓之,将士腾跃,即使克陷。
随后, 尔朱荣率军进攻黄河北岸、由名将陈庆之亲自驻守的北中城,尔朱荣攻城屡次失利,大军损失惨重。
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加之战事不利,军心略有异动,尔朱荣就动了撤兵回老家晋阳的心思。
元子攸不愿去尔朱荣老巢,极力反对撤军,还请来刘灵助占卜大军何时能攻克北中城。
刘灵助又是一番装模作样占卜后,得出结论:“十八、十九间,我军一定能攻克北中城!”
后来,由于黄河南岸防线失守,陈庆之被迫放弃北中城后撤,尔朱荣又按时攻克了北中城。大军一路长驱直入收复洛阳,刘灵助也因为占卜有功,被封为燕郡公。
《魏书》:及至北中,荣攻城不获,以时盛暑,议欲且还,以待秋凉。庄帝诏灵助筮之。灵助曰: “必当破贼。”诏曰:“何日?”灵助曰:“十八、十九间。”果如其言。车驾还宫,(刘灵助)领幽州大中正,寻加征东将军,增邑五百户,进爵为燕郡公,诏赠其父僧安为幽州刺史。
一年后,北魏发生严重内讧。孝庄帝元子攸发出了那声响彻后世的“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在明光殿刺杀了尔朱荣,随后他在尔朱党羽的反扑下被杀,实现极限一换一。
失去头领的尔朱家子孙们内斗不休,许多地方趁机揭竿而起。神棍刘灵助也自号燕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行台,打着替元子攸报仇的口号投身于这股起义浪潮中。
在起兵之初,他给自己算了一卦,得出结论:“三月末,我一定能进入定州,尔朱势力也一定会灭亡。”
于是自信满满的刘灵助率领军队浩浩荡荡抵达安国城,与早就严阵以待的尔朱家守军展开交战。
双方开战前,刘灵助又自算了一卦,卦象显示此次交战不吉。于是大法师立刻折断占卜用的蓍草,表示这卦懂个屁,当我没算。
可惜大法师算卦有水平,打仗是真不行。
一番大战后,他毫无意外的战败被擒,传首洛阳。而首级途经定州的时候,恰好三月末,前后两卦都阴差阳错对应上了………
灵助每云:“三月末,我必入定州,尔硃亦必灭。”及将战,灵助自筮, 卦不吉,以手折蓍弃之地,云:“此何知!”寻见擒。果以三月入定州。
大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