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蓉的很多老一辈卫藏人,基本不在武侯祠附近购房、居住,而是以双流、华阳、簇桥、文殊院、东湖公园等地为主。
除了特殊情况(比如采购糌粑、酥油),也都不大乐意,甚至不大敢去武侯祠。
说那里“简直就是成都的八朗学(八朗学是老拉萨的康巴移民社区)”,宁愿去人民公园喝茶。笑死。
我想了想,原答案抖机灵潦草几句也不好。虽然是转述一个老现象。但是听起来却像是卫藏人好像全无问题,或者康巴人全是劫匪似的,那也不对。
所以我思考了一下还是重新写了更多的文字,总结来讲是两点:
①藏区内部有巨大的地域差异,各有优缺点,在成都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②藏区内部除了地域差异,也有更多的人群参差,难以标签化;
③部分藏人的确有较为严重的表现问题,我们本族同胞们也不要否认,也希望汉族朋友们不要以此概全;
④武侯祠一代风气和环境确实相对较差,在成都想体验藏族风情可以另选他地,或者就不要在成都去体验。
下面就细讲一下
1.卫藏人、嘉绒人很温柔,但也有缺点
可以确定的是,不同于康巴地区和黑水地区,卫藏、嘉绒等地区的藏族是完全没有侠匪气质的,小农经济以及长期的封建制,使得民风是偏向于柔软,乃至阴柔的。
(对于藏区内部/藏人之间刻板印象不了解的,可以看看这个整活视频。)
说个有趣的,我出生于通婚家庭。类似我这样的通婚家庭,拉萨-成都藏人群体中很多。
我之前就跟朋友们打趣说到在我们这种家庭当中,由于汉族一方的亲戚大多是川东人,且是川东军、工、商,反而更加的直率和坦诚,有时候甚至鲁莽,“从武”为主;藏族一方的亲戚,大多是卫藏人,且是卫藏的公职人员、教师,会更加的温柔和内敛,有时候甚至有点小窝囊,“从文”为主。
这对于完全不了解西藏的人来说,可能很违悖刻板印象;但是对于稍有三区概念的人来说,其实很符合卫藏的刻板印象。但实际上除了卫藏之外,四川境内的嘉绒地区等小农地区也是类似的偏软的民风。
所以我敢打保票的说,成都境内发生的涉及暴力或者强买强卖等等的恶性事件中,基本不会有卫藏人或者嘉绒人的身影。他们甚至比汉族同胞还要害怕这些事情。

(甚至由于偏阴柔的刻板印象,卫藏偶尔会受到逆向歧视)
(卫藏地区艺术风格也偏柔腻,音乐舞蹈尤其明显)
当然,这并不是说卫藏人和嘉绒人就没有毛病了、没有问题了,我一向相信很多地域刻板印象是基于经验之谈和事实基础的,但是我认为所有的地域性格或者民风都是硬币的正反两面,如同一个人的个性一样。所以卫藏人也有一些问题,先说拉萨的:
(1)首先就是个性相对懦弱和窝囊
这明显就是柔软民风带来了负面影响了,换句话说部分朋友常常提到的“藏族朋友交得,会替你两肋插刀”,在卫藏人身上够呛。
(2)相对自私
这不是说什么小钱小利的问题上,而恰恰扣回了题目。你说一个人在被误会的情况下,解释自己的清白就够了。
但是很多老一辈卫藏人,为了保全自己在的名声,甚至不惜将康巴人的形象人进一步的污名化和夸张化,似乎每个人都是恶鬼头子似的。同时将自己描述为白莲花,与其泾渭分明一般。
这点我真的不喜欢。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原答案不妥,现在叽里呱啦说这么多。
我身边就有很多案例:比如我和我对象(川南人)最早见面的时候,他就说我身材瘦小、性格偏软,完全不像他刻板印象里的藏族人。后面他和他干妈(成都人)聊这事儿,干妈就说这很简单,因为“别个是西藏的,不是甘孜的,甘孜的藏族才五大四粗,出动不动就发脾气的”,我对象就问她听哪个说的喔,她说认识的西藏人说的。(我听了真的哭笑不得)
另外就是抖音知名康巴博主“大表哥”提到有一次他在成都坐车,司机师傅看他随和礼貌,问他是不是拉萨人,他回答不是。司机说他载过的拉萨人都说他们自己都随和有礼,四川的藏族则很暴躁,会打车不给钱云云。(真的过了)
(3)为人不如康巴人实诚和坦率
在川内,人们往往说川东人耿直,成都人假打,这一点上拉萨人还真的是和成都人很默契了。
著名蔵学家钱德拉就说过“(卫藏人)如此狡黠和虚伪,甚过英伦人,就像他们更东边的邻居似的。”
实际上我之前在抖音就刷到过一个成都的汉族生意人提到康巴人更适合做长期的朋友,虽然脾气大,,但是稳定下来很互相很亲近;而西藏人(卫藏人)更适合短期的交易,虽然脾气好,但是总是很生疏。
“假打”的拉萨人遇见“假打”的成都人,那真的是极限拉扯,我小时候听部分亲亲戚戚、长辈邻居互相之间极限拉扯,就打脑壳得很。
一个康巴大哥跟你说“哥们儿,我罩着你了”那他真的会说到做到,而一个拉萨小0跟你说“姐妹,以后互相照应。”他可能只是在跟你客套。
(4)偶尔名不副实
卫藏人,尤其是拉萨人市民,常常自诩为儒雅的、有礼的、更加城市化的群体。但其实在很多细节上,他们做不到。
比如说我经常能在成都看到一些说着拉萨话的叔叔阿姨,还是会随地乱扔垃圾,地铁外放抖音等等。(相反,我经常在成都见到部分康巴口音的藏族,不仅穿着干净大方,而且行为举止特别的得体得当。只不过除了我这种对于口音敏感的,别人发现不了他们是康巴人,甚至发现不了他们是藏人。这一点我会在后面再细讲)
我觉得说到底,不管拉萨在藏区内部多么出众,归根到底整个藏区放到世界上还是深居内陆的,较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拉萨说完了,我说说我的老家后藏(我父亲祖籍后藏):
后藏农区虽然不争不强,但是讨口子问题太严重了。后藏地区其实历史上是藏区最著名的农耕中心,文明史和政治史都比较早。甚至至今也被称为“西藏的粮仓”,文物、古籍、古迹都是最多的。但是成也农耕败也农耕,后藏也是最早进入农业内卷的,近50年成为了人口流出地区,这在藏区不常见。伴随这个现象的就有很多乞讨人员外流。之前我和黄河流域某省的朋友聊这个事情,他还回复我说感到挺亲切,可以互称远方老乡。

而且就是我爸老家的所在的县份,有好几个乡是出了名的源源不断地流出乞讨群体,乃至于一度在拉萨能看到的乞丐八成都是“老乡”。甚至让“乞讨”成为了后藏农区的新的地域标签。而康巴人基本心气比较高,很少会去乞讨。
曾经我们一家去山南游玩,老爸在山南当地的朋友接待我们。吃午饭的时候,大家正在聊后藏乞丐的话题,正好就来了一个乞讨的女性。我爸马上就会对那个朋友说“看,你们山南也有乞讨的。”对方叔叔不慌不忙地说“要不我们待会儿先问问人家是哪里人?”随后那个阿姨过来之后,我爸一问,对方回答“日喀则加错的。”全场哄堂大笑。
而在成都,虽然我小的时候在成都见过的后藏老乡也基本是市民群体和公职、白领为主。但是大概就是从2015年之后,在成都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街头卖艺的老乡,也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不过,我发现他们大部分也不会出现在武侯祠,可能也比较怕那里。
2.康巴人就一定是侠匪吗?
其实从上面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康巴人具有很多义气、仗义、耿直等优点,这是侠匪气质的优点一面。
然而,不讨论侠匪气质本身同时具有的正反两面,首先有一个问题:康巴人或者说康区就必须都具有侠匪气质吗。
事实上,很多卫藏人、嘉绒人都不甚了解的是,横断山区境内不仅嘉绒有大量的干热河谷,康区尤其是康南地区也有众多的干热河谷。这些地区的康巴居民也形成了河谷农耕文化和定居文化,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了偏向内敛、柔和的文化和民风。他们有的不仅不同于周边的高寒地区,甚至互相之间也有矛盾史。
所以一位来自巴塘的姐姐,很可能是温润如玉的。
而类似理塘、贡觉、黑水这样被称为盗匪之地、拥有zomia倾向的高寒地区,是否民风就一定剽悍粗犷,当地人就一定偏向于“侠匪”呢。
巧的是我从小到大的好几个发小、同学、朋友乃至前任就是康区的,而且是“匪区”的(如贡觉、三岩)。但实际上他们为人和善、性格恬淡,并且好几个学习成绩优异。其中,有一位好友Y,和我是高中同学,性格更是優しい。他的妈妈每年暑假来送他来北京送Y上学,有幸见了几面。我发现她是一位非常谦逊和蔼的女性,是城里的在编教师。我就明白了,Y的性格是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等对个体的影响远远大于所谓的地域民风。
而另外一个和我交往至今的挚友和,就更有意思了,他不仅来自一个“匪区”县份,而且母亲就是牧民。我能在他的身上看到一些刻板印象中的“康巴习气”,比如很自由浪漫、很直率坦诚。别人惹着他了,他不会忍着。但这并不影响他平常待人接物非常得体,和我交流说话也很暖心,更不影响他成绩优异。他如今在北京工作,对于大城市的生活得心应手。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个点,就是地域个性和个人性格也是多面的、错综的和带有过渡的。
不过有意思的事,他也跟我吐槽,他去成都走亲戚之类的时候,也基本不太爱去武侯祠那一块儿。
3.那武侯祠横街究竟何以不堪?
上面讲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无论是哪里的藏族人,都不一定是个侠匪,侠匪也不一定会冲你来。那为什么大家自己也都不乐意去武侯祠横街呢呢?
我觉得其实类似的情况在汉地的地域歧视话题印中也频频出现,有很多人提出类似疑问,也有很多人给予各色回答。我就不去讲这些了,还是从藏区的情况讲起。
其实,我之前就问过和我的康巴朋友们聊过,为什么我们一直在破除刻板印象,但是从前的拉萨八朗学和今天的拉萨xx花园(八郎学是拉萨古城的康巴移民社区;该花园多为藏北和康巴移民住户)确实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他就问我,是否在后藏本地遇见过那么多后藏乞讨者?我说不可能的啊,那找谁要钱去,就是本地饱和了,才自贱身价,外出去其他地方去了。他就跟我说,这是类似的,因为我不可能在拉萨开始见到大量的康区教师、艺术家、公职人员,反而是大量的务工人员和小商头子,并不说这些人都不好,但是确实素质更参差,更容易沾染祖地的坏风气。
我觉得成都也是同理的,成都对于甘孜阿坝两地而言毕竟真的是省会,来到成都谋求生计的人会很多很杂,其中不乏一些在老家都不受欢迎的阿猫阿狗。他们基本就从事一些小商小贩,甚至是灰色产业,所以也把祖籍地的宗族联盟、拜把结伙的习气带了过来,这就会导致空间上也是凝聚态的,武侯祠一带就成了一个典型的地方。
相反,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甘孜阿坝的年轻朋友,并不爱往成都扎堆(去北京上海,回乡考公的都多)。
并且他们即便是在成都生活工作,也是企业、工作室等为主,工作地和居住地也往分散在成都各个地方,进一步降低了存在性,以至于常常被前者“代表”。
而对于卫藏人而言,成都毕竟不是真的西藏首府,吸引的卫藏人是有限的,教师、干部等群体基本是大头了,这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且成都的卫藏人连老一辈都相对不聚居,甚至偏好幽静、熟人少的环境,很多都是分散的住在双流、华阳等市南郊区,进一步消解了他们的存在感。实际上假如在拉萨,还是见得着素质堪忧的卫藏年轻人的,只是他们不大来成都。
话说转来,虽然我在评论区看到有朋友说武侯祠横街这两年情况好很多了。但是我说实话,我不仅这两年依然能听到有人在那里被讹钱、被强买强卖的情况,甚至于我这两年自己去那儿的时候也能发现卫生环境至今就比周边社区差了一大截儿。就很多人去尝试藏餐来讲,我个人觉得是十之六七又不正宗又不好吃又贵,所以我个人不是很建议去那里体验什么风情。
补充:
刚刚和朋友聊天,突然想起来有一个现象挺好玩的:
那就是很多人都了解《格萨尔王》这个史诗,知道它在藏族广为流传。
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卫藏地区《格萨尔王》的流传度很低,甚至是被矮化的乃至遭受打击的。相反,卫藏地区的戏曲更喜欢表演《诺桑王子》《囊萨雯贲》等题材。
很多朋友可能对这些故事都不了解,换句话说就是在康巴人、安多人听曲看戏都更喜欢“三国”“水浒”,而卫藏地区更喜欢“牡丹”“西厢”。
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确实莫名符合刻板印象。
刚刚回答了一下这个问题,可以作为补充。
这里头提到了我向来强调的一点,那就是拉萨人和康巴人绝对不是非此即彼的,甚至连成都的“拉萨人”,不少都是康巴后裔。
首先,拉萨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并且是全藏区少见的拥有较长的城市历史以及商贸节点意义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移民性。也就是说,即便是老拉萨人,很多祖籍都能追溯到其他藏区,乃至藏区以外的地方。而在1980s之后,拉萨城区人口迅速增长到几十万,是老拉萨的十几倍,所以很多新拉萨人(包括藏人)本来就是不过两三代的外地移民。
而在藏区,我们向来能够听到“人域康巴”这个说法,康巴地区本身区域广、人口多。而且,明清以来藏区各地普遍出现耕地饱和、农业内卷的情况下,但却只有康巴是最有勇气往外闯荡,拓展耕地,积极从商,人称藏区“闽潮人”。
农耕开拓上,比如向云南的丽江、怒江等地方进行开荒和移民,甚至向藏南三域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进行开垦和移民,以至于缅北野人山和印度伪阿邦的藏语都是康巴话。
商业开拓上,在康南部分深谷地区出现了极其类似徽商的商人宗族,他们从小的茶马贸易开始做起,后面形成了大的地方性商业传统。到了近代,康巴人和纳西族一度垄断了茶马-印藏贸易的半壁江山,部分康巴商人的商号从丽江一路达到了加尔各答。而在尼泊尔,很多康巴人甚至选择留下来从事商业,从小做大,不少人开始独占鳌头,并且从家乡继续引招亲戚邻友,形成了非常类似华南人群下南洋的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拉萨不仅是康巴人心中的信仰圣地,也是经济和发展问题上的重要的贸易节点和移民节点。这就使得五零年代以前拉萨已经聚集着大量的康巴人,并且不断地本地化,成为了拉萨市民的一个重要的来源。而在80年代之后,康巴人成为了仅次于后藏的新拉萨人的主要移民源,很多新拉萨人都有后藏/康巴血统。关于这个问题,我早在初中的时候就做过一个小调查,带着几个朋友逐一询问身边的拉萨孩子,问一问他们三代以内祖籍情况。后来确实发现,40多个孩子里,大部分要么带一点后藏血统、要么带一些康巴血统,而很多是两边都有的。两边都全无的特别少,只有十来个(具体忘了),并且这其中也有一个孩子也并不是老拉萨,而是全家都从工布移民的,并且嫁娶一直找的同乡人。
而把目光放回成都,康区的这种商贸传统和出去闯荡的风气,肯定也会让非常多的甘孜康巴人聚集在省城成都。但是商业群体本来就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尤其是在外出闯荡的人群当中,因此难免出现一些老鼠屎,坏了整个群体的名声。
最近的一个相关问题及回答。

这里回答一下这位朋友的问题。
应该是各地的都会有,但是卫藏人相对偏少。
首先声明一下,我个人是很喜欢藏区的圆圈舞蹈传统的,而且康区弦子甚至是我最爱的传统艺术之一,尤其是巴塘弦子的轻歌曼舞、优雅飘逸。我在某音看到云南那边,很多迪庆人会在昆明的广场跳德钦古典弦子,我觉得氛围挺好的。
成都前几年都还好,我看到很多甘孜阿坝的朋友都是跳传统的舞蹈。但近年有很多成都广场藏舞,本身取材自艺术水平不如弦子的传统(我始终认为艺术虽没有优劣,但是有精糙之分),且一顿魔改之后更是丢失传统风韵,DJ化之后已经是俗不可耐了,还十分扰民。所以即便是很多甘孜阿坝的朋友,很多都受不了。
何况卫藏人除了果谐外就没有太多的圆圈舞传统,拉萨歌舞以室内的囊玛堆谐为主,所以在蓉的拉萨人也基本是偶尔在室内小聚,弹弹扬琴,拉拉二胡,没啥存在感。(视频可以看上面那个链接)尤其是退休的卫藏爷爷奶奶,本来就是修养身体来了,想图个清净,那种DJ真的遭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