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回答

为什么有些国家士兵被俘虏是耻辱,有些国家士兵被俘虏后释放会得到英雄般对待?

匿名用户
1307个点赞 👍

严厉处决投降士兵,是秦制国家的典型特色

不论是西方采邑骑士还是中国春秋君子

被俘之后都会获得宾客的待遇,等待自己的母国出钱赎回

俘虏他们的敌军统帅大概率还要来一个礼贤下士

中国在秦以前基本上也是和西方一样,投降的贵族会受到优待,平民俘虏也会尽量想办法赎回

因为这个时代的平民也是拥有较高地位的国人

比如说著名的子贡赎人,就是春秋时期鲁国颁发了赎回国人奴隶的政策

这种文化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大臣华元带领宋军与郑国交战,结果大败被俘

按理说这是标准的丧师辱国,但宋文公知道以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准备了上百辆战车和四百匹战马的巨额赎金想要向郑国赎回华元

这件事在春秋时代一直被当做主君珍视人才的贤明之举而被传颂

然而在秦之后,基本上就是另一种模式了

作为鲜明对比的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李陵事件

李陵作为汉军统帅率领五千步卒在草原上遭到匈奴数万万主力骑兵的围攻

在激战中斩杀匈奴万余,最终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率部投降

如果按照春秋时代的战争规则,李陵和他麾下的五千汉军绝对是英雄,君主需要重金将他赎回,麾下的汉军士兵也应该付钱或者通过交换俘虏换回

但是汉武帝在得知李陵投降后却勃然大怒,指责他没有自杀

随后杀光了李陵在汉朝的所有家人,把他列为叛臣

为了反对汉武帝对李陵的处置,司马迁直言进谏,结果被汉武帝割了小鸡鸡打入大牢(随后在狱中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李陵事件可以看作中国历史上这两种价值观的分野

汉武帝对于以司马迁为首的持保守价值观的大臣予以了沉重的打击

而之后的中国历史中,普遍更加认同汉武帝的价值观,春秋时代宽待降人的封建传统则一去不返

今天在国际上依旧保持善待本国俘虏的军队,普遍是以封建军队为基础实现现代化的

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残留了大量的封建时代的道德和传统

而在以摧毁封建传统为根基的军队中,普遍不存在善待己方俘虏的传统

包括所有苏系国家都是如此

為往聖繼絕學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