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算太冷的知识,七七事变前,日本侵华的历次事变中,除了热河事变事先请示了斋藤实内阁外,其他的如皇姑屯事件、一二八事变、长城战役等等,背后其实都没有日本高层的支持,比如长城抗战时,关东军是明确给斋藤实内阁承诺过无论如何不过长城的。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实力其实不能用总体战来估算,只要顶住前几波,没有一触即溃,东京的高层一定会选择外交解决,根本不会大举增兵的。918事变也是如此,事前东京的高层根本不知道此事,甚至连关东军司令本庄繁都是柳条湖爆炸后才知道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张学良不跑,顶住了关东军驻虎石台兵营的独立守备队步兵第二大队的攻击,那么大概率就是关东军一万多人的问题,甚至关东军自身都不会全部动起来,东京的若槻礼次郎内阁也一直在指示关东军不要扩大事态,朝鲜驻屯军不得轻举妄动。
但是张学良的部下荣臻、王以哲奉张学良的命令,直接放弃北大营,放弃沈阳城,直接引发了连锁反应。东北军各地方派系纷纷投降,吉林省代理主席熙洽,东边镇守使于芷山,洮南镇守使张海鹏,延吉镇守使吉兴纷纷投日,朝鲜驻屯军也派兵越境支援,形势这才变得不可收拾。

如果张学良坚决抵抗,最后的结果大概会和后来的淞沪抗战、长城抗战一样,被日本人在外交上狠狠讹诈一笔,但是绝不至于直接丢失东北三省。张学良在奉天的嫡系少说有七八万人,而关东军才一万多人,只要顶住关东军的第一波攻击,日本人是没有后援的,大概率无法迅速拿下沈阳。只要沈阳不丢,东北军的地方派系也未必会这么快的降日。
其实张学良守不住吉林、黑龙江都没啥可说的,毕竟黑吉不是奉系军阀的核心地盘,张作霖是借助了日本人的势力才赶走了吉林督军孟恩远,成功称霸了东北三省,吉林省从孟恩远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熙洽都与宗社党关系密切,抵抗意志不坚定是可以预见的。
但是辽宁迅速失守完全就是张学良的责任,张作霖是奉天巡防营起家的,辽宁是奉系军阀的核心地盘,核心地盘都一枪不发就放弃了,张学良还有啥脸面自称军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