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本来是想答在评价作品的问题下,但是那里评价的是动画,以下都是针对漫画说的,所以退而求其次答在这里。
《三目童子》讲的是文明史的故事。
手冢治虫之所以拥有一个伟大作者的气量,在于他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又没有把这种责任感转化为高台教化评审一切的自大。他只是说明自己所看到的,一些世界运转的模样,把是非功过留给读者去评说。
以物种计,《三目童子》中出现了四个文明,智人的文明,三眼人的文明,长耳人的文明,以及处在觉醒初阶段的猿人的文明。以“文明”的大跨度来看待整个故事,许多道德和恩怨的框范就显得如此渺小,不值一提了。
《三目童子》的故事有恶,有爱,但没有绝对的正义。和登爱着写乐,但她被写乐的恶所吸引,是背叛人类的行为。养父看似庄重威严,其实优柔寡断,连割掉写乐三眼的决定都做不了。甚至反人类分子写乐都会记恩图报。大家的爱都是出于一己私利,非正义。在人类看来无比重要的道德品格,不过是像仰慕名人偶像光辉,无时无刻不在cosplay贝多芬的云名警官,只是惹人发笑的表演。
说来在这个故事中,代表最高权威的首脑和政客,都是受一己私利蒙蔽了眼睛,被写乐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小丑。扩大到人类史和世界的范围,正义本就如此微渺不值一提。
被遮住三眼的写乐,宛若在巨大古代文明废墟上幸存的原始部落,脆弱而又可怜。然而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比如救他的动物朋友,比如保护大乃姐姐)的痴愚写乐,有时却爆发出惊人的行动力。野蛮是有望重新崛起文明的。甚至设定比人类更原始的小猿人,也在经过学习后,展现出不亚于人类的智慧。
而正如猿人一样,写乐变聪明的同时也在变邪恶。愚蠢的写乐和三眼人写乐第一次出现情感上的重合,是因为与猿人波哥产生感情联系。而写乐第一次有意借助三眼人的力量,是因为他想要拯救动物伙伴。“变聪明”的动机是“爱”,然而智慧开启潘多拉之匣的结果却是成为痴愚写乐不可理解的恶魔。拯救恐鸟最后的结局,却是恐鸟被写乐自己吃掉,这似乎是一个手冢式的黑色幽默,但也似乎不是。
人类文明真的有希望吗?写乐完全凭自己的力量,从坏人手里救了鹿圣女和日本文明遗迹,这可能是一个好兆头。文明的追回(变成三眼人)将要重蹈覆辙,而文明的重建(在痴愚写乐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解决办法)也许有望找到新路。文明毁灭又重建,写乐痴愚又变聪明,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凤凰涅槃?
顺便跑题也许是切题:进化生物学上有一种解释有性繁殖存在的理论,叫“穆勒的棘轮”(Muller's ratchet),是遗传学家赫尔曼·穆勒(Hermann Muller)提出的。生物会不断积累基因突变,所以需要有性繁殖对基因重新洗牌,产生出“干净”的基因组。而有性繁殖的另一个结果也是死亡,生命延续的方法是产出新个体,抛弃旧个体。不断分裂的细菌和营养体生殖的植物,旧个体是不会死的。是死亡清扫了生命迎来新生。
三眼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从遥远的他者身份,去审视整个文明的渺小与伟大。那些放不下的善恶恩怨,也不过是地下废墟,冢中枯骨。
是非成败,转头皆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