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老秦人为何在秦朝覆灭时失去了当年赳赳老秦的抗争?

李仲阳
434个点赞 👍

1.“老秦人”这一每天喊口号把自己喊得热泪盈眶的群体是小说虚构。现实中的“老秦人”都被章邯交了投名状,为50年前的长平赵卒还福报去了。

2.秦始皇之所以可以统一六国,一方面是秦国国力当时来看确实碾压,再一方面也是其他六国内部几乎已经全面崩盘,且同时期的君主几乎都缺乏防止庙堂失控的手段。但其实秦国内部崩盘失控的程度其实不比六国差到哪儿去,从秦简公初步变法算起,“秦国”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已经存在了200年左右,也已经是一个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政权。按照王朝周期律的观点来看,秦政权也已经处在随时崩溃的边缘了。

从“荆轲刺秦王”“博浪椎”的历史事件来看,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安保系统和御史系统已经出现了公然不作为甚至里通外国的行为,这其实已经证明了秦廷内部的失控。

秦始皇虽然用强力手腕给秦国续了一波并且推动了六国的崩溃速度,但是他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扭转历史的必然走势。

甚至可以这么说,赵孝成王,魏安釐王,楚考烈王哪怕有一个能多活20年,或者秦始皇能力差点意思的话,没准秦廷真能崩在六国之前。

3.“横成则秦帝,纵和则楚王”。

某种意义上来说,秦始皇与其说是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帝王,毋宁说是一个统领36个郡县(每一郡县均可看做是独立的一个政治实体)的“横方领袖”

战国时期的历史规律来看,在横方消灭掉需要打击的目标之后,横方本身通常会陷入到无止境的勾心斗角,内耗,相互兼并当中。

在“纵方”解除了合纵对象带来的危机之后,“纵长”也通常会成为盟友们的下一个打击对象。

所以,在秦帝国时期,曾经多次出现御史系统公然不作为行为,地方官员窝藏逃犯行为,官员集团集体伪证行为,皇帝身边工作人员泄密行为等恶性案件,但号称“秦法之严”的秦帝国却在处理这些案件时相当敷衍;

所以,秦始皇死了之后不到三年,秦政权彻底灭亡;

所以,项羽在“西楚霸王”的高光时刻后没过几年,就“乌江自刎”了;

所以,汉高祖刘邦称帝后的后半辈子一直奔波在平叛的路上。

4.所有初通战国历史的朋友应该都是把塑造了“老秦人”这一群体,虚构了“赳赳老秦”这一口号的小说当成笑话书看的…

小五哥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