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个回答

历史上哪一位人物对时事的超前预判令你拍案叫绝?

风来
1260个点赞 👍

见没人提到辛弃疾的“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而中国之忧方大”,实在不甘心啊!

辛弃疾这则预言见载于南宋景定年间谢枋得任江东转运司贡举考试官时所拟策问试题中:


犹记乾道壬辰(1172年),辛幼安告君相:“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而中国之忧方大。”绍定验矣,惜乎斯人之不用于乱世也!。。。


这段话来源于谢枋得《江东运司策问》,载于刘埙《隐居通议》卷二〇:“……犹记乾道壬辰,辛幼安告君相:‘雠虏六十年必亡,虏亡而中国之忧方大。’绍定验矣,惜乎斯人之不用斯世也。诸君亦有义气如幼安者,百尺楼上,岂可不分半席乎?”

题下注明“景定中,江东转运司行贡举,引试北方士人一科。时叠山先生谢公枋得为考试官,发策以中原为问。问目笔力甚伟,当时远近传诵,今将五十年矣。故书中得旧本,恐失之,漫录于此。”


而在六十二年后,辛弃疾这一预言也不幸言中——南宋绍定七年(1234),宋蒙联军攻破蔡州城,逃亡此地的金哀宗完颜守绪已作了放弃的打算,无奈之下草草传位完颜承麟,之后自缢而死。但不幸的是完颜承麟没能突围,死于宋蒙联军的铁蹄之下,传衍百年的大金帝国也随之风流云散了。此时距谢枋得听得辛弃疾预言的乾道壬辰年刚好62年。宋蒙灭金看似洗刷了金灭北宋的耻辱,但仅一年,蒙古大军就对南宋发起了全面进攻,而南宋终究斗不过彪悍而一意征服宇内的蒙古大军。祥兴二年(1279)厓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终究也灭亡在曾经的“盟友”手上。


是以后来谢枋得为辛弃疾预言之准而惊讶,也为人才不被重用而悲叹。


而早在隆兴元年(1163)“符离兵败”后辛弃疾曾向朝廷进献美芹十论,以为南宋虽败,然金国灭亡却是不可逆转之势。“盖国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虏并有之,欲不亡何待?”


可惜李广数奇,廉颇老矣!

袁东烽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