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回答

如何评价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

匿名用户
58个点赞 👍

哈耶克简直就是二战之后,占据了世界经济顶层的那些发达国家定设的一个自由主义典范。他完全就是个经济学的外行。当然,如果他不是外行,就是隐藏着某种恶意。

计划经济和国家控制最后的结果是奴役。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其语境就是,唯有自由主义的经济才会带来平等。唯有市场的手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不过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不会告诉你,作为后进的国家,比如当时的中国,甚至是苏联,想要实现工业化,并且赶上先进的发达国家。原始的资本积累是谁也逃不过去的坎。

早期英法(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原始积累就是对外掠夺殖民地,黄金、白银、香料等等疯狂的掠夺,奴隶贸易、鸦片贸易,工业品倾销等等。这才有了英法的工业体系。但后面的国家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因为当这些国家醒悟过来的时候,全球的殖民地已经基本都在英法两国手里了,要想迅速工业化,就只能对内进行掠夺,或者说压榨。用农业来向工业输血。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一个具有高执行力的强大政府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后进国家,比如苏联,或者说中国的例子我就不说了,我说说美国。美国的南北战争,难道真的是因为黑奴才打起来的?我想真正对美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明白,根本原因是因为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对农业吸血,北方工业化与南方种植园主的农业之间的矛盾激化。北方工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比不上英法,又贵得死,在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只好在国内实行高关税,卖给国内。可是关税是相应的,南方种植园主就很烦躁了,你高价卖这些国产的垃圾我也忍了,可是我的出口怎么办?生意还做不做了。不行,我要独立,我不跟你玩了。所以就打起来了。当然幸运的是北方打赢了,如果南方赢了,可能就没有了日后的美国。要是种植园主当家的美国,天知道他会比墨西哥强多少。所以说任何工业化都是血淋林的,不是对内,就是对外,无一例外。

集中力量办大事,掠夺农业,然后迅速形成工业化的积累,只有建立自己的国家工业体系,这个国家才有成为强大富强的国家的可能。这是一个经济学的常识。不过这个常识一直被隐藏在意识形态之中。哈耶克就是偷换了这种常识背后的逻辑概念。

二战之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依旧是发达国家,他们之所以发达,其根源就是他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大量的不发达国家,以中国为例,工业一穷二白,战争带来的创伤哀鸿遍野。

可是中国人也想富强,中国人也想过上欧美人一样的生活,中国人也希望工业化。

在没有殖民地可以掠夺,又没有天上掉下来一大笔财富的情况下,更没有当年美国那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际环境,那么,中国能怎么办?

如果按照自由主义经济的概念,中国就只能打开市场,参与世界市场的自由竞争,从国际分工的最底层做起,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工业能力,进行工业化积累。

但是,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他还不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而财富是有马太效应的,在这个效应之下,富裕的国家,只会越富裕,贫穷的国家,永远也只会越贫穷。所以在那个年代,处于财富顶端的那些国家一直不遗余力吹捧自由经济,吹捧自由市场。邀请广大的不发达国家参与他们所谓的平等公正的自由竞争。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从工业革命到现在,富裕的国家还是那些国家,贫穷的依旧还是贫穷。

可是在自由经济之外,其实还是有另一个路径的,那就是计划经济和国有化模式。用国家的力量,集中国家的资源,在一部分领域获得工业化上的突破,然后一点一点的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国际竞争的不是一个个实力弱小的企业,而是国家,至少也是以国家力量建立起来的国有制大企业。

中国就是采取的这种模式,哪怕勒紧裤带,哪怕将民生压榨到极限,也要建立自己的工业。在这个背后,需要强大的国家力量,也需要民众的奉献和极度穷困。说白了,就是用一两代人的牺牲,换取后代的崛起和富强。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国有化,没有计划经济,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对那些跨国公司哪怕有一丁点的优势。而没有大的强力政府,没有集权所带来的高行政效率,后进国家,也无法实现工业化的超越,抵挡财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副作用。

哈耶克只是站在发达国家的背后去看整个世界经济,他没有看到,除了英美法这些发达国家之外,还有高达200个以上的贫穷国家,他们每一个都期望富强,期望过上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

所以,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用自由替代了发展,用民主置换了工业化,用某种非常漂亮的梦想替换了生存。可以这样说,他完全不懂经济学。

而中国,正是通过广大民众的付出和牺牲,通过农业日以继夜的不断输血,才完成了工业上的原始积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有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也正是有了国有制的集中化优势,才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时候,不被财富的马太效应所吞噬。

所以,计划经济和国有制,本身就不是一个政治概念,它仅仅只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但这个经济学概念最后为什么成了一个政治概念,这个问题过于敏感,就不多说了。

近代被哈耶克忽悠得傻了的,最典型的国家是乌克兰,如果将一个国家比做一个企业,那么政治制度就像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分两种,一种是集权制的家族型企业,一种是民主型的现代经理人管理体制。而工业化就是企业的设备,普通的民众就是工人。一个企业要发展强大,采取家族制还是采取经理人制度,其实没有原则上的差别,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为了搞变革,为了把家族制改成现代经理人制度,你把你的企业根本,生产用的机器和设备全败光了,企业重新改组之后,有了很标准的现代经理人制度,可是你没有了生产设备,没有了各种原材料,这个企业能发展起来才有鬼了。

资本是非常喜欢很多国家为了政治正确,完全更改政治制度的,他们拼命的告诉你,苏联的崩溃就是因为计划经济,因为国有化路径,因为这是通往奴役之路。由此你不想被奴役,自己打破这个枷锁,然后资本就疯狂涌入,借机掠夺。

他们不会告诉你,苏联真正的崩溃是因为领导人终身制所带来的阶层固化,以及系统性腐败,当整个社会彻底腐败之时,工人也好,农民也罢,广大的知识分子,甚至军队,都对这个政权彻底死心。然后美国人轻轻一推,这个破房子就倒塌了。而不是因为什么计划经济和国有体制。

现代社会,资本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罢,其实都是采取的混合所有制形式,都有国家对市场的计划,只是强弱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计划经济和国有制并一定通往奴役之路。自由经济之下的私有化也并不一定不把人当作奴隶。

陈乐山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