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

九子夺嫡,为什么最后四阿哥赢了?

鱼大仙
116个点赞 👍

很简单,如果你把康熙临终前这九个皇子地位身份排排坐,基本思维正常的人都会认为是四皇子把握更大

老大被圈禁N年了,而且他在废太子时举止愚蠢遭到康熙厌恶,无望夺储后又八爷穿一条裤子

老二被废黜N年了

老三爵位亲王,但是多年来以文人面目出现,值得一提的成就就是编书,无甚政绩军功可言

老四爵位亲王,多次外出办理政务,或代替天子主持祭祀。至于很多人强调的圣孙弘历,应该根本不是什么筹码,毕竟弘历当时年少,又不是嫡出(当时弘时年岁身份就要明显压过弘历,五王子弘昼和弘历同岁,雍正也很喜欢他),谁也不知道他最后能否登上君位,难不成康熙还下个诏书嘱咐儿子登位后务必立哪个孙子接班?还是康熙算到弘历就能活80多岁?

八爷党三位,老八是个贝勒,老九是个贝子,老十是个郡王,公认的头脑人物居然只是个贝勒,而且从来没封过王;注意:此时排行在前的老五、老七都已经是王爵了,考虑到此前对太子两立两废时康熙对老八的处罚和态度,要是老八能成为继承人,大部分吃瓜群众反倒会认为老八是否做了手脚

老十三曾经在废太子风波时期被短暂圈禁过旋即释放,但是康熙一直不肯封爵位,原因不明(注意:史书上没有记录皇子时期的十三和老四有什么来往和交情),但是雍正登基后破格封亲王、授铁帽子、死后入太庙陪享(后面两条都是破坏了祖制的,因为清朝自皇太极以来,无论铁帽子还是陪享资格都是专门给有军功的人,胤祥根本就不符合,至于后面陪享的文臣鄂尔泰、张廷玉那是乾隆继位后的事情),似乎应该是给雍正帝夺位时候出了大力,但是结合史书上对他皇子生涯语焉不详的记录(看不到他被康熙如何重用典兵理政,没有权力的皇子又能怎么帮雍正),似乎又解释不通。

老十四虽然两度统军西北,但是很多人认为太子统军不符合封建时代惯例。而且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康熙连个郡王封号也不给,搞了个大将军王出来,注意:开国时期尊贵如多铎、豪格这等名王,都是以亲王加诸如XX大将军衔节制方面,平三藩之乱时岳乐、杰书亦然,偏偏在老十四统军时不按套路出牌,我猜测恐怕是康熙一方面委以皇子方面之任,一方面又不想过分加重其地位权柄,避免将来和储君形成平起平坐的势头。

酒泉郡王李垣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