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

九子夺嫡,为什么最后四阿哥赢了?

鱼大仙
529个点赞 👍

雍正夺嫡之路:扮猪吃虎的背后,是高智商情商,更是超乎常人的隐忍

康熙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


清圣祖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他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让满清在中国站稳了脚跟。

此外,康熙大力笼络汉族士人,发展经济,开创了“盛世”的局面,被人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影视剧照

功成名就的人,最害怕的就是晚节不保。

康熙也不例外。他希望自己辉煌的一生,能有个完美的结局。因此,他晚年标榜仁政。结果事与愿违,导致了国家吏治败坏。又因为废太子之事,引发“九子夺嫡”,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康熙共有35个儿子,序齿的有24个。九子夺嫡,顾名思义,就是有9个儿子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分别是:

大阿哥(胤褆ti)、二阿哥(胤礽reng)、三阿哥(胤祉zhi)、四阿哥(胤禛zhen)、八阿哥(胤禩si)、九阿哥(胤禟tang)、十阿哥(胤䄉e)、十三阿哥(胤祥xiang)、十四阿哥(胤禵ti)。

参与争夺的九个阿哥,又分为5个党派:

老二胤礽是康熙的第二儿子,因生母是皇后,子以母贵,他刚满周岁就被康熙立为太子。

胤礽是清朝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雍正继位后,为防再出现夺嫡事件,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二阿哥胤礽剧照

康熙很爱这个儿子,一直把他当作继承人来培养。

康熙给太子安排了德高望重的大学士做老师,让他出阁读书,并时常亲自教习。还给他修宫殿,数次令其监国,可谓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不过,父子间一直有一个矛盾难以调和。众所周知,康熙在位时间61年,胤礽刚满周岁就是太子了,可老爹一天不死,他就一天当不了皇帝。

随着胤礽做太子的时间越长,在他身边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股势力,俗称太子党。

太子党势力做大,皇权自然受到威胁。这对康熙来说是不能容忍的。老子我还没死呢,你就这么猖狂,改日是不是要逼宫了?

于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皇帝圈禁太子阵营的索额图,理由是“妄论国事”(试图谋逆),以表震慑。

自此,皇帝与太子的矛盾愈发尖锐。

太子老实了一段时间,依然故我。而且,他性格残暴,能力不足,品行不端,让康熙越来越失望。

第一次废太子是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原因有二:

第一,康熙巡幸塞外,随驾的皇十八子染疾濒死,太子见了却无动于衷。康熙回想多年前自己生病,太子见了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忧愁,觉得他不忠君爱父,眼里没有亲情;

第二,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靠近自己的帐篷,不时向内窥探,认为他要“弑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太子被废,让其他的阿哥们看到了希望。搏一搏,何止是单车变摩托,那可是九五之尊啊。

于是,老大率先跳出来了。

大阿哥胤褆虽是长子,却是庶出。此人熟悉军事,曾随康熙亲征噶尔丹,但一直不被父亲喜爱。八阿哥年少时为大阿哥生母所抚养,因此,老大与老八关系较为密切。

大阿哥胤褆

自古以来,被废了的太子,都没有好下场。老大自作聪明,揣摩圣意,以为康熙废了太子之后,定要严办。而且,他自知不受喜爱,便临阵倒向八阿哥,图谋后路。

他说:

“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意思就是,您如果想杀了太子,却担心落下残忍弑子的名声,没关系,我替你办了!

又举荐说,道士张明德说八阿哥有贵相,日后必然发达。建议立八阿哥为太子。

康熙震怒,说他内心阴毒,是乱臣贼子。

老三见老大遭殃,立刻跳出来落井下石。

三阿哥胤祉,无论文学书法,还是骑射都极为突出。经常与士子论文讲学,还参与编书修书。不过,这个阿哥在能力上稍有欠缺,是个好文人,却非帝王之才。

三阿哥胤祉

他举报老大,说大阿哥扎小人诅咒太子。

康熙更为暴怒,下令终生圈禁大阿哥。老大第一个出局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老皇帝年纪大了,说不准哪一日就嘎嘣了,太子被废,接下来由谁来当继承人,就成了天下第一等大事。

儿子这么多,怎么办呢?康熙下令,投票吧!

结果出来,却让康熙大吃一惊:群臣共举八阿哥为皇太子。

八阿哥胤禩,才华横溢,为人谦和。又因乐善好施,礼贤下士,广结群臣,人称八贤王。其实,也是为了皇位拉帮结派,谋取利益而已。

八阿哥胤禩剧照

对此,康熙既惊又怒。惊的是,老八的势力居然这么大。要让他当了太子,自己能不能安享晚年都是个问题;怒的是,这么大的势力,显然不是一天形成的。自己的这些儿子们,一直都在处心积虑的结党争储。

于是,康熙下令说,八阿哥母亲身份低微,不能当皇太子。又斥责说八阿哥柔奸成性,结党已久。将老八削爵。

这时候,老十四跳了出来,力保老八。

十四阿哥胤禵,性格直爽,重情义,带过兵。他与老四胤禛一母同胞,但是老四生出来就被送到皇后那里抚养。兄弟二人性格不一样,年龄又差了十岁,因此关系一般。老十四反而跟老八、老九、老十走得比较近。

十四阿哥胤禵剧照

康熙很喜欢这个儿子,爱之深,恨之切,大怒之下,差点手刃了他,被众人拦住。

无奈之下的康熙,只能复立老二为皇太子。

但是,脾气大、能力差的太子与康熙皇帝的矛盾(你怎么还不死啊)依旧没有解决。

康熙五十一年(1712),皇太子策划让皇帝退位的事情被告发,康熙怒不可遏,再废太子。老二出局。

老八一看自己又有机会了。立马又跳了出来。

他去试探康熙,说:

“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病不起!”

意思就是,(大家都选我)我该怎么办啊?要不我装病吧!

好一步臭棋!

这点小心思哪能瞒得过康熙,老八被怒斥一顿:

“朕深知其不孝不义行为,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义绝矣!”

老八明面上,算是出局了,但党羽势力仍在,他表面改为拥戴十四阿哥,暗中另谋他法。

这就有意思了。事情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总不能再让大家投票吧?

退一步来说,众阿哥都有自己的党羽,无论选了谁,难保不是第二个胤礽来逼自己退位。

所以,康熙决定不立太子。要暗中观察众阿哥。

理一理。原来的五大派系,大千岁党出局,太子党出局,三爷党在之后不久,自知争储无望,自行出局,只剩了四爷党和十四爷党(八爷党)。

康熙五十七年(1718),边境传来战事,准格尔部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支援。

康熙命老十四为抚远大将军(人称大将军王),率十万大军,以天子亲征的规格,代父出征。

这被当作了一个讯号:皇帝要立十四阿哥当太子了。老十四有军权在手,出征是为了历练,镀金,赚声望。

八爷党的老八、老九、老十坐镇京师,老十四率军十万在外,里应外合。若康熙一命呜呼,按理说,怎么着也是八爷党的人得天下。

然而,有个老四。

四阿哥胤禛

四阿哥胤禛,生母是德妃(出身寒微),生下来不久就被送到皇后佟佳氏那里抚养。

老四生母地位低,让他自卑,养母尊崇,又给了他好的成长环境,所以,早年的胤禛,被康熙指责性格喜怒不定

想当皇帝,这可是硬伤,会被直接pass的。

胤禛为了克服这个毛病,潜心钻研佛法,又广求名师,因此对佛学、儒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格。

有一次立了功,康熙要赏赐他,胤禛拒绝赏赐,说我毛病已经改了,您在档案里把“喜怒不定”这个评价删了吧。

康熙见他确实沉稳了,就点头恩准。

在夺嫡的过程中,胤禛采取“韬光养晦,扮猪吃虎”的策略。

他深知康熙立储有两条忌讳:结党营私,威胁皇权;不忠不孝。

于是,胤禛自成一派,与其他阿哥、大臣并不怎么来往。只与十三阿哥交好。

十三阿哥胤祥,性格豪爽,也带过兵。胤祥的母亲身份寒微,他小时候经常受到其他阿哥的欺负,都是胤禛护着他。又因为他的养母是胤禛的生母,因此老十三跟老四关系很好。

胤禛还经常与喇叭、道士谈佛论道,自称“天下第一闲人”,给皇帝和其他阿哥留下“老四”不结党的印象。

然而,对皇帝和太子吩咐下来的差事,胤禛雷厉风行,办得明明白白。他的才能和务实精神,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

太子第一次被废时,众阿哥们上跳下窜。胤禛剖析利弊,觉得自己争储无望,索性大大方方的支持复立太子。

太子复立后,皇帝夸奖他,他却坚辞不受,否认自己是太子党。这样做,既忠于太子,又不得罪八爷党。

不同于其他阿哥,胤禛对康熙表现得极为孝顺。

这对康熙来说,是很难得的。不肖子们都只盯着皇位,突然来个不结党、孝顺的儿子,即便是装出来的,也让人很受用。

胤禛并非真的不结党,只不过都是在秘密进行。

属下有年羹尧、戴铎等,阿哥有老十三,大臣有后来是步兵头领的隆科多(养母的弟弟)等等。

经过几轮没有硝烟的夺嫡战争,继承大统最有希望的两个人成了老四和老十四。

比较一下:

爵位:老四是和硕雍亲王,老十四名义是大将军王,却只是虚衔,实际只是贝勒;

前科:老四独善其身,老十四曾是八爷党的人;

能力:老四办实事,老十四并无杰出政绩,军功不等同于能治国;

兵力:老四内有九门提督、步兵头领隆科多,外有川陕总督年羹尧。年羹尧正好卡着老十四十万大军进京的门路。

老皇帝喜欢弘历(乾隆皇帝),并让皇孙弘历进宫读书,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

所以,康熙最终选了老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病故,隆科多宣布皇帝遗诏,胤禛继承大统,是为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剧照

有传言说,遗诏上原本是“传位十四子胤祯”(胤祯是老十四另一个名字),但被雍正和隆科多篡改成“传位于四子胤禛”。

此说法为谣传。清朝制度,皇子排行前面要加“皇”,而且诏书除了汉文本外,另有满文本。

胤禛的这个皇位,来之不易,夺嫡路上,可谓步步惊心。老八锋芒毕露,老三能力不足,老四则上讨皇帝欢心,下办实事,周旋于阿哥大臣之间,这个“度”把握的刚刚好。

不过,若非有过人的才能,超乎寻常的隐忍,即便再工于心计,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雍正继位后,与他争储的兄弟,先后遭到清算。

但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整顿吏治,为乾隆盛世打下了基础,历史评价雍正“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觉得好别忘了点赞,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吹雪云曦】。

吹雪云曦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