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到要尘埃落地的时候,只剩四阿哥还有资格了。
九子夺嫡看着好像很热闹,但别忘了一件事儿,康熙帝活了多少年。
九子夺嫡翻到明面上,是一废太子的时候,这时候是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之前,这些皇子就已经在折腾了。康熙帝可是活到了康熙六十一年,从一废太子开始算,后面还有十四年呢。
康熙帝要早死个十几年,也许那些夺嫡的操作会有些意义,但问题是这场争夺被拉长到快二十年。夺嫡中各种操作、各种美化说到底是装出来的。装出来的早晚都会露馅,如果康熙帝死在露馅之前,那些这些操作还有用。问题是康熙帝活到了把戏露馅,这起码也是要掉好感度的,其中那些有严重问题的操作,在康熙帝那里甚至可以算是罪名。
举个例子,八阿哥,就是那个被很多影视剧演的好像很有资格,最应该获胜的人,实际上他是凉的最彻底的,属于“想当皇帝,那就只能造反”。
这是在整理清宫档案中发现的东西。
在八阿哥失势之前一段时间,康熙帝收到奏报,江南地区出现了反常的人口买卖现象,采买的是少女。康熙下令江南的耳目们调查这些事(比如织造和有专折密奏权的官员)。
结果耳目调查出大量采买女孩子的人是来自京城,采买来的女孩子也都被送进京了。而且是“皇帝身边第一得意人”派来的,这个“第一得意人”还不是某个高官或者得意的公公,是个“贵不可言的人”,耳目们再细问,知情人也不敢说了。
此时康熙周围的人都在说八阿哥好,这事情已经让康熙帝有疑心了,因为“所有人都说八阿哥好”本身就很反常(此时局面胶着,周围的人却众口一词)。这个调查结果传过去后,康熙就看到了一个想学杨广上位的皇子。
从此八阿哥的在康熙那的声望直接掉完了,从此之后八阿哥就被彻底排除出候选人范围了。
九子夺嫡看着热闹,其实真正到最后阶段,有资格争一下的人,就只剩下废太子和四阿哥,其他人全都已经凉透了。那个两立两废的废太子,都比那一众皇子有资格。
此时王泓绪以一份看起来正大光明,实则杀人诛心的奏折拉着废太子自爆了,而且还捎带拉上了康熙帝的一世英名,搞得再立废太子就是昏君。那份奏折堪称精彩。
这之后呢?除了让那个被很多现代人觉得没资格的老四继位,康熙帝还能怎么办?那个在民间传说、现代影视剧中显得最没资格的老四,其实是在皇位传承时唯一有资格继位的。